偷的鑼兒敲不得的讀音 偷的鑼兒敲不得的意思
辭典解釋偷的鑼兒敲不得 tōu de luór qiāo bù dé (諺語)?比喻做賊心虛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張揚開來。《紅樓夢.第六五回》:「我也知道你那老太婆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只手。」也作「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 偷
- 的
- 鑼
- 兒
- 敲
- 不
- 得
“偷的鑼兒敲不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u de luór qiāo bù dé]
- 漢字注音:
- ㄊㄡ ˙ㄉㄜ ㄌㄨㄛˊㄦ ㄑㄧㄠ ㄅㄨˋ ㄉㄜˊ
- 簡繁字形:
- 偷的鑼兒敲不得
- 是否常用:
- 否
“偷的鑼兒敲不得”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偷的鑼兒敲不得 tōu de luór qiāo bù dé ㄊㄡ ˙ㄉㄜ ㄌㄨㄛˊㄦ ㄑㄧㄠ ㄅㄨˋ ㄉㄜˊ (諺語)?比喻做賊心虛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張揚開來。《紅樓夢.第六五回》:「我也知道你那老太婆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只手。」也作「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網絡解釋
“偷的鑼兒敲不得”的單字解釋
【偷】:1.暗中拿別人財物:偷竊。2.瞞著人:偷聽。3.茍且;敷衍:偷生。偷安。4.抽出(時間):忙里偷閑。偷空(kòng)兒。5.偷東西的人:小偷兒。6.“媮”,另音yú
【的】:[de]1.用在定語的后面。a)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一般的修飾關系:鐵的紀律。幸福的生活。b)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領屬關系:我的母親。無產階級的黨。大樓的出口。c)定語是人名或人稱代詞,中心詞是表示職務或身份的名詞,意思是這個人擔任這個職務或取得這個身份:今天開會是你的主席。誰的介紹人?d)定語是指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中心詞和前邊的動詞合起來表示一種動作,意思是這個人是所說的動作的受事:開他的玩笑。找我的麻煩。2.用來構成沒有中心詞的“的”字結構。a)代替上文所說的人或物: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開了,有紅的,有黃的。b)指某一種人或物:男的。送報的。我愛吃辣的。c)表示某種情況、原因:大星期天的,你怎么不出去玩兒玩兒?。無緣無故的,你著什么急?d)用跟主語相同的人稱代詞加“的”字做賓語,表示別的事跟這個人無關或這事兒跟別人無關:這里用不著你,你只管睡你的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推的推,拉的拉。說的說,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3.這個用法限于過去的事情。4.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這件事兒我知道的。5.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老鄉們沏茶倒水的,待我們很親熱。6.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a)表示相乘:這間屋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dí]1.真實;實在:的當。的確。2.“的”字在口語中一般讀陰平(dī)。[dì]箭靶的中心:目的。無的放矢。眾矢之的。[dī](外)“的士”(出租車)的省稱:打的。的哥(稱男性出租車司機)。
【鑼】:一種樂器,銅制,像盤,用槌子敲打出來:鑼鼓經(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鑼鼓喧天。緊鑼密鼓。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敲】:1.在物體上面打,使發出聲音:敲門。敲鑼打鼓。2.敲竹杠;敲詐:有的商人一聽顧客是外鄉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得】:[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偷的鑼兒敲不得”的相關詞語
* 偷的鑼兒敲不得的讀音是:tōu de luór qiāo bù dé,偷的鑼兒敲不得的意思:辭典解釋偷的鑼兒敲不得 tōu de luór qiāo bù dé (諺語)?比喻做賊心虛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張揚開來。《紅樓夢.第六五回》:「我也知道你那老太婆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只手。」也作「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辭典解釋
偷的鑼兒敲不得 tōu de luór qiāo bù dé ㄊㄡ ˙ㄉㄜ ㄌㄨㄛˊㄦ ㄑㄧㄠ ㄅㄨˋ ㄉㄜˊ(諺語)?比喻做賊心虛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張揚開來。《紅樓夢.第六五回》:「我也知道你那老太婆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只手。」也作「偷來的鑼鼓打不得。」
【偷】:1.暗中拿別人財物:偷竊。2.瞞著人:偷聽。3.茍且;敷衍:偷生。偷安。4.抽出(時間):忙里偷閑。偷空(kòng)兒。5.偷東西的人:小偷兒。6.“媮”,另音yú
【的】:[de]1.用在定語的后面。a)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一般的修飾關系:鐵的紀律。幸福的生活。b)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是領屬關系:我的母親。無產階級的黨。大樓的出口。c)定語是人名或人稱代詞,中心詞是表示職務或身份的名詞,意思是這個人擔任這個職務或取得這個身份:今天開會是你的主席。誰的介紹人?d)定語是指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中心詞和前邊的動詞合起來表示一種動作,意思是這個人是所說的動作的受事:開他的玩笑。找我的麻煩。2.用來構成沒有中心詞的“的”字結構。a)代替上文所說的人或物: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開了,有紅的,有黃的。b)指某一種人或物:男的。送報的。我愛吃辣的。c)表示某種情況、原因:大星期天的,你怎么不出去玩兒玩兒?。無緣無故的,你著什么急?d)用跟主語相同的人稱代詞加“的”字做賓語,表示別的事跟這個人無關或這事兒跟別人無關:這里用不著你,你只管睡你的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推的推,拉的拉。說的說,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3.這個用法限于過去的事情。4.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這件事兒我知道的。5.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老鄉們沏茶倒水的,待我們很親熱。6.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a)表示相乘:這間屋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dí]1.真實;實在:的當。的確。2.“的”字在口語中一般讀陰平(dī)。[dì]箭靶的中心:目的。無的放矢。眾矢之的。[dī](外)“的士”(出租車)的省稱:打的。的哥(稱男性出租車司機)。
【鑼】:一種樂器,銅制,像盤,用槌子敲打出來:鑼鼓經(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鑼鼓喧天。緊鑼密鼓。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敲】:1.在物體上面打,使發出聲音:敲門。敲鑼打鼓。2.敲竹杠;敲詐:有的商人一聽顧客是外鄉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得】:[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