韙字組詞 韙的詞語
韙字的常見組詞有:不韙、犯天下之不韙、韙德、五韙、冒大不韙、冒天下之大不韙、大不韙,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韙字的意思
wěi 是;對(常與“不”字連用,指過失或謬誤):冒天下之大不韙。
含有韙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不韙 | 不是;過錯。不善。即不若,傳說中害人之怪物。辭典解釋不韙 bù wěi ㄅㄨˋ ㄨㄟˇ 過失、不是。 《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如:「冒天下之大不韙。」 |
犯天下之不韙 | 《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后以不顧一切,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認為不對的事情為“犯天下之不韙”。辭典解釋犯天下之不韙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ㄈㄢ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ㄅㄨˋ ㄨㄟˇ 韙,是。犯天下之不韙指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為錯的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韙」。 |
韙德 | 猶美德。 |
五韙 | 亦作“五是”。亦作“五氏”。亦作:五是五氏 |
冒大不韙 | 見"冒天下之大不韙"。 |
冒天下之大不韙 | 語本《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韙"謂公然干普天下都認為是最大錯誤的事。辭典解釋冒天下之大不韙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ㄇㄠ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 韙,是。全句比喻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為不對的事。也作「犯天下之不韙」。 |
大不韙 | 公認的不是或過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