詟怎么讀 詟的意思
“詟”字共有1個讀音:
[zhé]

漢字 | 詟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ㄜ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5 |
異體字 | 讋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5F |
其它編碼 | 五筆:dxyf|dxyy 倉頡:ipymr 鄭碼:gms 四角:43601 |
筆順編碼 | 135344111251 |
筆順筆畫 | 一ノフノ丶丶一一一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橫 撇 撇 豎彎鉤 點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
詟字的意思
懼怕:詟服(懾服)。詟懼(恐懼)。
詟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詟
zhé ㄓㄜˊ
喪膽;懼怕:“積此千載恨,一發詟萬夫。”前后因襲,不加改革。禁忌;忌:“(裘)無益于死者,而足以養生,故因其資(用)以詟之。”多言。英語 fear; envy; loquacious
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詟 zhé
〈動〉
(1) 懼怕;震懾 [dread;fear;shock]
詟,失氣言也。——《說文》
群臣震詟。——《漢書·張湯傳》
陸詟水栗。——班固《東都賦》
竦詟怖。——揚雄《羽獵賦》。注:“恐懼也。”
諸將詟服,莫敢枝梧。——《漢書·項籍傳》
決兩陣之勝,噫嗚咄嗟,足以詟敵,我不如公。——《新唐書·李密傳》
(2) 又如:詟惕(驚駭);詟敵(震懾敵人);詟駭(驚懼);詟憚(懼怕);詟息(因懼怕而不敢出氣);詟栗(恐懼);詟撓(畏懼屈服);詟懼(恐懼)
詟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讋【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音慴。《說文》失氣言。一曰不止也。《前漢·項籍傳》諸將讋服。《師古註》讋,失氣也。
又《後漢·班固傳》莫不陸讋水慄。《註》讋,懼也。
又忌也。《淮南子·氾論訓》故因其資以讋之。《註》資,用。讋,忌也。
又人名。《戰國策》左師觸讋。《史記》作龍。
又《集韻》《類篇》??達合切,音沓。言不止也。《說文》籀文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讋【卷三】【言部】
失氣言。一曰不止也。從言,龖省聲。傅毅讀若慴。??,籒文讋不省。之涉切
說文解字注
(讋)失氣言。此與慴音義同。此從言、故釋之曰失氣言。東都賦。陸讋水慄。一曰言不止也。言字各本無。依玉篇補。謂詍詍沓沓也。從言。龖省聲。傳毅讀若慴。之涉切。七部。
(??)籒文讋。不省。
詟字組詞
詟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