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怎么讀 郵的意思

漢字 | 郵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ㄡˊ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8 |
異體字 | 郵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郵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0F5 |
其它編碼 | 五筆:tgab 倉頡:hmnl 鄭碼:meby 四角:27127 |
筆順編碼 | 3121221152 |
筆順筆畫 | ノ一丨一丨丨一一フ丨 |
筆順名稱 | 撇 橫 豎 橫 豎 豎 橫 提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郵字的意思
同“郵”。
郵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郵
yóu ㄧㄡˊ
◎ 同“郵”。
英語 postal, mail; post office
德語 etw. mit der Post schicken (V)?,postalisch (Adj)
法語 envoyer par la poste,postal
郵字的詳細解釋
郵字的辭典解釋
傳遞文書信件的機關。如:「郵局」。《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
郵票的簡稱。如:「集郵」。
過失。《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郵。」漢·鄭玄·箋:「郵,過也。」《漢書·卷一○·成帝紀》:「天著變異,以顯朕郵,朕甚懼焉。」通「尤」。
姓。如春秋時有郵無恤。
動寄、傳遞。如:「郵寄」、「郵遞」。清·惲敬〈潮州韓文公廟碑文〉:「為碑文郵之潮州,與潮之賢士大夫商公之故,且告后世焉。」
副極、甚、格外。《列子·周穆王》:「魯之君子,迷之郵者,焉能解人之迷哉。」通「尤」。
康熙字典解釋
郵【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又《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又高郵,州名。
又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又葉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葉上僛。《正字通》《說文》本作??。從??。??,遠邊也。俗省作郵、??。《集韻》作缷。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郵【卷六】【邑部】
境上行書舍。從邑垂。垂,邊也。羽求切
說文解字注
(郵)竟上行書舍。孟子。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釋言。郵、過也。按經過與過失、古不分平去。故經過曰郵。過失亦曰郵。爲尤訧之假借字。從邑??。會意。羽求切。古音在一部。??、邊也。說從垂之意。在境上、故從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