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怎么讀 駝的意思
“駝”字共有1個讀音:
[tuó]

漢字 | 駝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ㄨㄛˊ |
部首 | [馬] 馬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5 |
異體字 | 馱 駞 駝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駝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9DD |
其它編碼 | 五筆:cpxn|copx 倉頡:sfjp 鄭碼:cuwr 四角:73312 |
筆順編碼 | 121125444444535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丶丶フノフ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點 點 橫撇/橫鉤 撇 豎彎鉤 |
駝字的意思
同“駝”。
駝字的基本解釋
駝字的詳細解釋
駝字的辭典解釋
駝ㄊㄨㄛˊtuó 名
參見「[[駱駝]]」條。
動背負。如:「駝運」。《孤本元明雜劇·流星馬·第一折》:「他有一匹馬,背駝三將,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馬,此乃是無敵之騎。」《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當夜兩人做了交割,清抱駝錢駝了兩次才完。」通「馱」。
形背部彎曲的。如:「彎腰駝背」。
康熙字典解釋
駝【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玉篇》駱駝也。一作馲駝。《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註》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人欲載,輒屈足受之。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里,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又靑海北,夏有??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氊擁蔽口面,避其患,其臥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亦名橐駝。《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爲馬腫背。
又《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俗本改明作鳴,非。
又通作它。《揚雄·長楊賦》敺橐它。
又背僂也。《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註》人背駝不能仰也。或作他。《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駘它。《註》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又凡以畜負物曰駝。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別作駞。《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
說文解字解釋
駝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駝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