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所見的意思 各抒所見的讀音和出處
- 各
- 抒
- 所
- 見
- 成語名稱:
- 各抒所見
- 成語拼音:
- [gè shū suǒ jiàn]
- 成語解釋:
- 見“各抒己見”。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中國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
- 成語例句:
- 際茲一發千鈞,全國國民宜各立所志,各盡所能,各抒所見。★魯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引葉華文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各抒所見
- 英文翻譯:
- each airs his own view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各抒所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各抒己見
“各抒所見”的單字解釋
【各】:[gè]1.指示代詞。a)表示不止一個:世界各國。各位來賓。b)表示不止一個并且彼此不同:各種原材料都備齊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種屬性:雙方各執一詞。左右兩側各有一門。三種辦法各有優點和缺點。3.姓。[gě]特別(含貶義):這人真各。
【抒】:1.表達;發表:各抒己見。直抒胸臆。2.同“紓”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各抒所見”的反義詞
“各抒所見”的近義詞
“各抒所見”的相關成語
“各抒所見”的關聯成語
各字的成語
抒字的成語
所字的成語
見字的成語
各開頭的成語
抒開頭的成語
所開頭的成語
見開頭的成語
ge的成語
shu的成語
suo的成語
jian的成語
gssj的成語
各抒什么什么的成語
各什么所什么的成語
各什么什么見的成語
什么抒所什么的成語
什么抒什么見的成語
什么什么所見的成語
“各抒所見”造句
與會代表圍繞大會的五個主題分別各抒所見,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關于臺海問題的新見解,新分析。
此事應準應駁,咱們從長計較,眾位不妨各抒所見。
于是大官看看小官,請其“各抒所見”。
慶裕、定安、曾國荃、張之洞、黃彭年等,按切時勢,各抒所見以聞。
朕前經降旨,令籍隸河南等省官員各抒所見,昨據怡親王載垣等會同周祖培等擬定河南團練章程呈覽,自應先令該省籌辦。
著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各抒所見,凡有關朕躬及天下大利大害、應興應革者,悉心條奏,毋含糊兩可,毋借端影射。
“今日交議之件應如何辦法,諸君請各抒所見。
道光皇帝閱后,抄轉全國各地方大員,并諭令“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直省各督撫,各抒所見,妥議章程,迅速具奏”。
他鼓勵學生們藉其所參加的社團來互相砥礪,讓北大校園從此呈現一種爭奇斗艷、各抒所見的風氣和面貌。
該將軍、督、撫等身膺疆寄,辦理防務,利害躬親,自必講求有素,著按切時勢,各抒所見,迅速復奏,用備采擇。
* 各抒所見的意思 各抒所見的成語解釋 各抒所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