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不敢當的意思 愧不敢當的讀音和出處
- 愧
- 不
- 敢
- 當
- 成語名稱:
- 愧不敢當
- 成語拼音:
- [kuì bù gǎn dāng]
- 成語解釋:
- 感到慚愧;承當不起。表示對別人所給予的稱贊或物品受之有愧。
- 成語出處:
- 清 鄭燮《劉柳村冊子》:“紫瓊崖道人,慎郡王也,贈詩:‘按拍遙傳月殿曲,走盤亂瀉蛟宮珠。’愧不敢當,然亦佳句。”
- 成語例句:
- 卻做夢也想不到受了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夸獎,實在愧不敢當!★周疲鵑《寄僑居海外的女兒》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當,不能讀作“dànɡ”。
- 繁體字形:
- 愧不敢當
- 英文翻譯:
- embarrassed by undeserved prai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愧不敢當”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K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感到 承當 表示 給予 物品 有愧
“愧不敢當”的單字解釋
【愧】:慚愧:羞愧。問心無愧。愧不敢當(感到慚愧,承當不起)。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敢】:1.有勇氣;有膽量。例:勇敢。2.表示有勇氣、有膽量做某事:敢想敢干。3.表示有根據地推斷:我敢說,他這件事準辦不成。不敢說有十成把握,八九成是肯定有的。4.副詞。莫非;怕是。表示揣測又略帶驚訝的語氣:敢是他來了。5.謙辭。表示冒昧地請求:敢問。敢請。
【當】:[dāng]1.擔任:他當組長。2.承擔:敢作敢當。3.主持:當家。4.相稱:旗鼓相當(比喻實力相等)。5.應該:理當如此。6.介詞。1.組成時間短語,表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當我到家時,他已經走了。正當大家吃飯的時候,他回來了。2.組成處所短語,表示事件發生的處所:當眾出丑。當著大家的面把話講清楚。7.阻擋:人民軍隊,銳不可當。8.擬聲詞。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丁丁當當。9.抵得上;等于:一以當十。[dàng]1.合適:處理得當。3.以為:我當你走了。4.當作:別把我當客人看待。5.指事情發生的(時間):當年。6.向當鋪抵押實物借錢:把金表拿去當了。7.抵押在當鋪里的實物:贖當。
“愧不敢當”的反義詞
“愧不敢當”的近義詞
“愧不敢當”的相關成語
愧不敢當
不愧不怍
敢作敢當
敢做敢當
自愧不如
不敢告勞
不敢高攀
不敢茍同
不敢后人
不敢掠美
不敢旁騖
不敢問津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造次
不敢自專
敢怒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怨而不敢言
汗不敢出
誼不敢辭
“愧不敢當”的關聯成語
愧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敢字的成語
當字的成語
愧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敢開頭的成語
當開頭的成語
kui的成語
bu的成語
gan的成語
dang的成語
kbgd的成語
愧不什么什么的成語
愧什么敢什么的成語
愧什么什么當的成語
什么不敢什么的成語
什么不什么當的成語
什么什么敢當的成語
“愧不敢當”造句
云龍愧不敢當!詩詞歌賦略懂一二,喝酒嗎至今未遇對手!
些許微功,意致陛下如此厚賞,臣愧不敢當。
哪里哪里,還勞駕趙小姐親自來接,實在愧不敢當。
卑職愧不敢當,這一切全懶國師出手,我們才能如此順利脫逃。
歐陽伯伯,飛宇與您老比起來小巫見大巫,真是愧不敢當。
先生之稱,在下愧不敢當,如將軍不見外,稱我表字瀚鵬即可。
父皇如此褒贊,蔻兒愧不敢當,蔻兒有一愿望,不知當講不當講。
斷然拒絕道,“前輩,八荒掌小子愧不敢當,徒弟之事也莫要再說了。
愧不敢當,能與貴公司成為長久的合作伙伴,是我們榮欣商號巨大的榮幸。
小王爺客氣了,感謝各位公子的抬愛,詩瑤愧不敢當。
* 愧不敢當的意思 愧不敢當的成語解釋 愧不敢當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