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成語 (961個)
-
221
面如灰土
- 成語拼音:
- miàn rú huī tǔ
- 成語解釋:
- 同“面如土色”。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轉,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罵狂傖,禍不遠矣!’生大驚,面如灰土,長跽請教。”
-
222
目無余子
- 成語拼音:
- mù wú yú zǐ
- 成語解釋:
-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新民說》:“目無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
223
滿招損,謙受益
- 成語拼音:
-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 成語解釋: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
224
泥多佛大
- 成語拼音:
- ní duō fó dà
- 成語解釋: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進來的多成就就大。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天童曇華禪師》:“十五日已前,水長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225
囁嚅小兒
- 成語拼音:
- niè rú xiǎo ér
- 成語解釋:
- 比喻見識淺陋。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歐洲地理大勢論》:“其經營泰東也,則橫貫萬里不毛之西伯利亞,建一空前絕后之大鐵路。自囁嚅小兒之國民視之,幾以為五石之瓢匏,落而無所容。”
-
226
泥沙俱下
- 成語拼音:
- ní shā jù xià
- 成語解釋:
-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著水一起流了下來。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一同顯現出來。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余以為:此粗才,非大才也。”
-
227
南山鐵案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tiě àn
- 成語解釋:
- 指已經判定、不可改變的案件。
- 成語出處:
- 典出《新唐書 李元纮傳》:“元纮早修謹,仕為雍州司戶參軍。時太平公主勢震天下,百司順望風指,嘗與民競碾硙,元纮還之民。長史竇懷貞大驚,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
-
228
撲天蓋地
- 成語拼音:
- pū tiān gài dì
- 成語解釋:
-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 成語出處:
- 西戎《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見了。”
-
229
批郤導窾
- 成語拼音:
- pī xì dǎo kuǎn
- 成語解釋:
- 批:擊;郤:空隙;窾:骨節空處。從骨頭接合處批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于從關鍵處入手,順利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
-
230
日計不足,歲計有余
- 成語拼音:
-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獲。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余。”
-
231
染神亂志
- 成語拼音:
- rǎn shén luàn zhì
- 成語解釋:
- 謂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筆頭雖寫得數句詩,所謂本心不正,脈理皆邪,讀之將恐染神亂志,非徒無益。’某佩服其言。”
-
232
深仇大恨
- 成語拼音:
- shēn chóu dà hèn
- 成語解釋:
- 極深極大的仇恨。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酷寒亭》:“從今后深仇積恨都消解。”
-
233
深仇宿怨
- 成語拼音:
- shēn chóu xiǔ yuàn
- 成語解釋:
- 猶深仇大恨。
- 成語出處:
- 董必武《反侵略聲中紀念錢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間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攜手。”
-
234
生財有道
- 成語拼音:
- shēng cái yǒu dào
- 成語解釋:
- 原指生財有個大原則,后指搞錢很有辦法。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
235
碎骨粉身
- 成語拼音:
- suì gǔ fěn shēn
- 成語解釋:
- 見“碎身粉骨”。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崇黑虎大怒罵曰:‘好匹夫!蘇護違犯天條,有碎骨粉身之禍;你皆是反賊逆黨,敢如此大膽,妄出狂言。’”
-
236
適居其反
- 成語拼音:
- shì jū qí fǎn
- 成語解釋:
- 見“適得其反”。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這都是大錯特錯,唯物史觀及于人生的影響乃適居其反。”
-
237
殺雞焉用牛刀
- 成語拼音:
-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 成語解釋:
-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
238
盛名難副
- 成語拼音:
- shèng míng nán fù
- 成語解釋:
-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黃瓊傳》:“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239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成語拼音:
-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 成語解釋:
-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240
聲勢赫奕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ì hè yì
- 成語解釋:
- 聲勢:聲威氣勢;赫奕:顯耀盛大的樣子。聲威氣勢顯耀盛大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卷:“許氏三兄弟,都做了大官,雖然他不以富貴驕人,自然聲勢赫奕。”
* 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