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成語 (961個)
-
201
濟濟一堂
- 成語拼音:
- jǐ jǐ yī táng
- 成語解釋:
- 濟濟:人多的樣子;堂:大廳。形容很多的人匯聚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清 歸莊《靜觀樓講義序》:“今也名賢秀士,濟濟一堂,大義正言,洋洋盈耳。”
-
202
緘口不言
- 成語拼音:
- jiān kǒu bù yán
- 成語解釋:
- 緘:封閉;言:說話。封住嘴巴;不開口說話。
- 成語出處:
- 《明史 何遵傳》:“正德間,給事、御史挾勢凌人,趨權擇便,凡朝廷大闕失,群臣大奸惡,緘口不言。”
-
203
謹毛失貌
- 成語拼音:
- jǐn máo shī mào
- 成語解釋:
- 原指繪畫時小心地畫出了細微而無關緊要之處,卻忽略了整體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處而忽略了大處。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說林訓》:“畫者謹毛而失貌。”
-
204
季孟之間
- 成語拼音:
- jì mèng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這里指春秋時魯國三家大貴族中勢力最大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兩者之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
205
驚濤駭浪
- 成語拼音: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成語解釋:
- 驚:驚異;濤:大波浪;駭:驚嚇。令人驚懼的大波浪。比喻險惡的環境、遭遇或艱難的考驗。
- 成語出處:
- 唐 田穎《玉山常文集 海云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
206
積微成著
- 成語拼音:
- jī wēi chéng zhù
- 成語解釋:
- 微:細微;著:顯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 成語出處:
- 《荀子·大略》:“夫盡小者大,積微成著,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
-
207
見小暗大
- 成語拼音:
- jiàn xiǎo àn dà
- 成語解釋:
- 指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 五儀解》:“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
208
雞胸龜背
- 成語拼音:
- jī xiōng guī bèi
- 成語解釋:
- 凸胸駝背。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
-
209
舉足輕重
- 成語拼音:
- jǔ zú qī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
210
九洲四海
- 成語拼音:
- jiǔ zhōu sì hǎi
- 成語解釋:
- 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九州之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地方。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唐·盧照鄰《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
-
211
口出大言
- 成語拼音:
- kǒu chū dā yán
- 成語解釋:
- 說大話。形容說話狂妄。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御者見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腳觀看。”
-
212
狂風暴雨
- 成語拼音: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成語解釋: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成語出處:
- 宋 梅堯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
-
213
狂風驟雨
- 成語拼音:
- kuáng fēng zhòu yǔ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大風大雨。后也比喻處境險惡或聲勢猛烈。
- 成語出處: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我是龍身,去處有狂風驟雨。”
-
214
寬洪海量
- 成語拼音:
- kuān hóng hǎi liàng
- 成語解釋:
- 同“寬宏大量”。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主人家寬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簾邀皓月,再誰想開宴出紅妝。”
-
215
兩虎相斗
- 成語拼音:
- liǎng hǔ xiāng d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
216
勵精圖治
- 成語拼音:
- lì jīng tú zhì
- 成語解釋:
- 勵:原作厲;振作;振奮;精:精神;圖:設法;謀求;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 成語出處:
- 《宋史 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
217
老朽無能
- 成語拼音:
- lǎo xiǔ wú néng
- 成語解釋:
- 老朽:衰老陳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成語出處:
- 鄭愚《潭州大溈山同慶寺大圓禪師碑銘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
218
累月經年
- 成語拼音:
- lěi yuè jīng nián
- 成語解釋:
- 累:累積。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形容經歷的時間很長。
- 成語出處:
- 《敦湟變文集·大目乾運冥間救母變文》:“頭似大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年,受饑贏之苦。”
-
219
龍陽泣魚
- 成語拼音:
- lóng yáng qì yú
- 成語解釋:
-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
-
220
連枝共冢
- 成語拼音:
- lián zhī gòng zhǒ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愛情堅貞不渝
- 成語出處:
- 晉 干寶《搜神記》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
* 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