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大的成語 (961個)

    241

    似水如魚

    成語拼音:
    sì shuǐ rú yú
    成語解釋:
    像魚和水一樣不能離開。形容關系密切,不可分離。多指男女情人。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魚。”明 張鳳翼《紅拂記 傳奇意》:“李靖人豪,張姬女俠,相逢似水如魚。”
    242

    聲勢烜赫

    成語拼音:
    shēng shì xuǎn hè
    成語解釋:
    聲勢:聲威氣勢;烜赫:顯耀盛。聲勢顯耀盛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第一卷:“有文覺禪師者出都,聲勢烜赫,騎從如云,道出袁浦,兗豫二州方便僚率屬郊迎恐后。”
    243

    聲勢洶洶

    成語拼音:
    shēng shì xiōng xiōng
    成語解釋:
    洶洶:氣勢盛的樣子。形容來勢盛兇猛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氏》:“次日,果有狐兵至;或騎或步,或弓或弩、馬嘶人沸、聲勢洶洶。”
    244

    聲威

    成語拼音:
    shēng wēi dà zhèn
    成語解釋:
    聲勢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震。”
    245

    山搖地動

    成語拼音:
    shān yáo dì dòng
    成語解釋:
    山和地都在動搖。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巨
    成語出處:
    《宋書 五行志五》:“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地動。”
    246

    暑雨祁寒

    成語拼音:
    shǔ yǔ qí hán
    成語解釋:
    雨,冬寒。《書 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艱哉!”蔡沉集傳:“祁,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傷其生之艱難也。”后以“暑雨祁寒”為怨嗟生計艱難之典。
    成語出處:
    《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艱哉!”蔡沉集傳:“祁,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傷其生之艱難也。”
    247

    蛇欲吞象

    成語拼音:
    shé yù tūn xiàng
    成語解釋:
    蛇想吞下象。比喻貪欲極
    成語出處: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何如?”
    248

    璞不完

    成語拼音:
    tài bú bù wán
    成語解釋:
    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富貴矣,然璞不完。”
    249

    推波助瀾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
    成語解釋:
    使水掀起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其聲勢;使事態擴。瀾:波浪。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250

    天成地平

    成語拼音:
    tiān chéng dì píng
    成語解釋: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成語出處:
    《尚書 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左傳 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
    251

    太倉一粟

    成語拼音:
    tài cāng yī sù
    成語解釋:
    太倉:古代設在京城中的谷倉。糧倉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極的數量中一個非常小的數目。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多少家集個成數出來;但恐太倉一粟,無濟于事。”
    252

    泰來否往

    成語拼音:
    tài lái pǐ wǎng
    成語解釋: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成語出處:
    《周易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往小來。”《周易 泰》:“泰,小往來,吉亨。”《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時過于期,否終則泰。”
    253

    天行時氣

    成語拼音:
    tiān xíng shí qì
    成語解釋:
    行:流行;時:季節,氣候;氣:疫氣,疾病。因氣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成語出處:
    《千金方》:“凡冬月,忽有熱之時;夏月,忽有涼之時,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時氣者,皆由犯此也。”
    254

    唐哉皇哉

    成語拼音:
    táng zāi huáng zāi
    成語解釋:
    形容規模宏偉,氣勢盛。也用于貶義,形容表面上莊嚴體面的樣子。
    成語出處:
    《后漢書·班畸傳》:“汪汪乎丕天之律,其疇能亙之哉?唐哉皇哉!皇哉唐哉?”
    255

    吞舟是漏

    成語拼音:
    tūn zhōu shì lòu
    成語解釋:
    本謂魚漏網,后常以喻罪者逍遙法外。
    成語出處:
    《南史·陳慶之傳》:“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256

    吞舟之魚

    成語拼音:
    tūn zhōu zhī yú
    成語解釋:
    能吞舟的魚。常以喻人事之者。
    成語出處: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史記·酷吏列傳序》:“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257

    無關宏旨

    成語拼音:
    wú guān hóng zhǐ
    成語解釋:
    宏:。和主要的意思無關。指意義不或關系不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宋儒所爭,古文今文字句,亦無關宏旨,均故置弗議。”
    258

    網漏吞舟

    成語拼音:
    wǎng lòu tūn zhōu
    成語解釋:
    網:漁網,比喻法網;吞舟:吞舟的魚,比喻奸。網里漏掉吞舟魚。比喻法律太寬,使重的罪犯也能漏網。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序》:“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259

    無所不能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néng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樣樣能做。
    成語出處: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一:“近歲迎紫姑者極多,率多能文章歌詩,有極工者,予屢見之,多自稱蓬萊謫仙,醫卜無所不能,棋與國手為敵。”
    260

    文通殘錦

    成語拼音:
    wén tōng cán jǐn
    成語解釋: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不如前。
    成語出處:
    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不如前。
    * 大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