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左傳的成語 (458個)

    321

    南冠楚囚

    成語拼音:
    nán guān chǔ qiú
    成語解釋:
    南冠: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國囚犯。后泛稱囚犯或戰俘。
    成語出處:
    ·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322

    納垢藏污

    成語拼音:
    nà gòu cáng wū
    成語解釋:
    垢、污: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成語出處:
    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
    323

    寧缺勿濫

    成語拼音:
    níng quē wù làn
    成語解釋:
    濫:不加選擇,過度,過多。寧可少些,不要不顧質量地求多。
    成語出處:
    ·襄公二十六年》:“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若不幸而過,寧僭不濫。”
    324

    匹夫無罪

    成語拼音:
    pǐ fū wú zuì
    成語解釋: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沒有罪過的。
    成語出處: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325

    齊大非耦

    成語拼音:
    qí dà fēi ǒu
    成語解釋: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成語出處:
    ·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326

    取精用弘

    成語拼音:
    qǔ jīng yòng hóng
    成語解釋:
    精:精華;用:享受,占有;弘:大。從豐富的材料里提取精華。
    成語出處:
    ·昭公七年》:“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327

    傾柯衛足

    成語拼音:
    qīng kē wèi zú
    成語解釋:
    ·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傾柯衛足”指善于保護自己。
    成語出處:
    ·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
    328

    親離眾叛

    成語拼音:
    qīn lí zhòng pàn
    成語解釋:
    大家反對,親信背離。形容不得人心,極其孤立。
    成語出處:
    ·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329

    寢皮食肉

    成語拼音:
    qǐn pí shí ròu
    成語解釋:
    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后以“寢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為或精神。
    成語出處:
    ·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330

    挈瓶之知

    成語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裝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識淺薄,不能深明事理。
    成語出處:
    ·昭公七年》:“雖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禮也。”《戰國策·趙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331

    區區小事

    成語拼音:
    qū qū xiǎo shì
    成語解釋:
    〖釋義〗區區:小,少。形容很小很少的小事。
    成語出處:
    襄公十七年》:“宋國區區。”
    332

    勸善懲惡

    成語拼音:
    quàn shàn chéng è
    成語解釋:
    勸:勉勵;懲:責罰。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成語出處:
    ·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333

    若敖鬼餒

    成語拼音:
    ruò áo guǐ něi
    成語解釋:
    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餒:餓。若敖氏的鬼受餓了。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
    成語出處:
    ·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334

    若敖之鬼

    成語拼音:
    ruò áo zhī guǐ
    成語解釋:
    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
    成語出處:
    宣公四年》:“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335

    肉袒牽羊

    成語拼音:
    ròu tǎn qiān yáng
    成語解釋:
    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古代戰敗投降的儀式。
    成語出處:
    ·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336

    人心如面

    成語拼音:
    rén xīn rú miàn
    成語解釋: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個人的思想也象每個人的面貌一樣,各不相同。
    成語出處:
    ·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
    337

    染指于鼎

    成語拼音:
    rǎn zhǐ yú dǐng
    成語解釋:
    鼎: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湯。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語出處: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
    338

    數典忘祖

    成語拼音:
    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語解釋:
    數:數說;典:史冊。數說著典籍;卻忘記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現在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成語出處: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后乎!數典而忘其祖。”
    339

    釋縛焚櫬

    成語拼音:
    shì fù fén chèn
    成語解釋:
    指解開降者的捆綁,燒悼降者帶來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種表示。
    成語出處:
    語出《 昭公四年》:“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
    340

    實蕃有徒

    成語拼音:
    shí fān yǒu tú
    成語解釋:
    見“實繁有徒”。
    成語出處:
    ·昭公二十八年》:“惡直丑正,實蕃有徒。”
    * 左傳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