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左傳的成語 (458個)

    341

    山河表里

    成語拼音:
    shān hé biǎo lǐ
    成語解釋:
    語出《 僖公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勢險要。
    成語出處:
    語出《·僖公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
    342

    世濟其美

    成語拼音:
    shì jì qí měi
    成語解釋:
    指后代繼承前代的美德。
    成語出處:
    文公十八年》:“世濟其美,不隕其名。”孔穎達疏:“世濟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343

    三命而俯

    成語拼音:
    sān mìng ér fǔ
    成語解釋:
    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度也愈加謙虛。
    成語出處:
    ·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344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成語解釋: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成語出處:
    ·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345

    深山窮谷

    成語拼音:
    shēn shān qióng gǔ
    成語解釋:
    與山外距離遠、人跡罕至的山嶺、山谷。
    成語出處:
    ·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窮谷,固陰冱寒,于是乎取之。”
    346

    思深憂遠

    成語拼音:
    sī shēn yōu yuǎn
    成語解釋:
    思慮得深,為久遠的事操心。形容考慮周到。
    成語出處:
    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
    347

    事無二成

    成語拼音:
    shì wú èr chéng
    成語解釋:
    謂公事和私事不能兩全。
    成語出處:
    ·成公八年》:“禮無加貨,事無二成。”杜預注:“公私不兩成。”
    348

    食指大動

    成語拼音:
    shí zhǐ dà dòng
    成語解釋: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宣公四年》:“楚人獻黿于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349

    師直為壯

    成語拼音:
    shī zhí wéi zhuàng
    成語解釋:
    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斗力。現指為正義而戰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成語出處:
    ·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350

    天成地平

    成語拼音:
    tiān chéng dì píng
    成語解釋: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成語出處:
    《尚書 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 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
    351

    天地經緯

    成語拼音:
    tiān dì jīng wěi
    成語解釋: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成語出處:
    ·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352

    同惡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壞人與壞人相互勾結。
    成語出處:
    ·昭公十三年》:“同惡相求,如市賈焉,何難?”
    353

    鋌而走險

    成語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語解釋: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為。鋌:快跑的樣子;走險:奔赴險地。
    成語出處:
    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354

    桃弧棘矢

    成語拼音:
    táo hú jí shǐ
    成語解釋:
    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認為可辟邪。
    成語出處:
    ·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
    355

    天經地緯

    成語拼音:
    tiān jīng dì wěi
    成語解釋:
    ①語本《·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②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成語出處:
    語出《·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356

    天假之年

    成語拼音:
    tiān jiǎ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上天賜給足夠的年壽。謂能享其天年。
    成語出處:
    ·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357

    挺鹿走險

    成語拼音:
    tǐng lù zǒu xiǎn
    成語解釋:
    挺而走險。指事急之時,被迫冒險行事。
    成語出處:
    語出《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擇音(蔭)’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358

    貪墨成風

    成語拼音:
    tān mò chéng fēng
    成語解釋: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成語出處:
    ·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
    359

    退思補過

    成語拼音:
    tuì sī bǔ guò
    成語解釋:
    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成語出處:
    ·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360

    通商惠工

    成語拼音: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成語解釋:
    通商:便利各地貨物交流;惠:給人以好處。使貿易暢通,給工商業者帶來好處。
    成語出處:
    ·閔公二年》:“務材訓農,通商惠工。”
    * 左傳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