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左傳的成語 (458個)

    361

    天涯咫尺

    成語拼音:
    tiān yá zhǐ chǐ
    成語解釋: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離很近。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象是遠在天邊一樣。
    成語出處:
    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唐 李中《宮詞二首》:“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362

    投諸四裔

    成語拼音:
    tóu zhū sì yì
    成語解釋:
    比喻流放到邊遠的地區。
    成語出處:
    文公十八年》:“流四兇族,渾敦、窮奇、壽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363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成語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語出《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364

    魏顆結草

    成語拼音:
    wèi kē jié cǎo
    成語解釋:
    春秋晉魏顆不從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與秦將杜回戰于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余是以報。’”見《·宣公十五年》。后因以“魏顆結草”表示受恩深重,竭力報效之意。
    成語出處:
    春秋晉魏顆不從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與秦將杜回戰于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余是以報。’”見《·宣公十五年》。
    365

    唯鄰是卜

    成語拼音:
    wéi lín shì bǔ
    成語解釋:
    指找住房應該選擇鄰居。
    成語出處:
    ·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
    366

    無能為役

    成語拼音:
    wú néng wéi yì
    成語解釋:
    役:役使。簡直連供給他們役使都不配。自謙才干遠不能和別人相比。
    成語出處:
    ·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賦也。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故捷。克于先大夫,無能為役。”
    367

    玩歲愒日

    成語拼音:
    wán suì kài rì
    成語解釋:
    愒:荒廢。指貪圖安逸,虛度歲月。
    成語出處:
    昭公元年》:“趙孟將死矣。主民,玩歲而愒日,其與幾何?”《漢書 五行志中之上》引作“玩歲而愒日”。顏師古注:“玩,愛也。愒,貪也。”
    368

    無怨無德

    成語拼音:
    wú yuàn wú dé
    成語解釋:
    既沒有怨恨,也沒有恩德。指彼此間沒有恩怨關系。
    成語出處:
    ·成公三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369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成語拼音: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語解釋: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成語出處: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370

    相待如賓

    成語拼音:
    xiāng dài rú bīn
    成語解釋:
    相處如待賓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成語出處:
    ·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賓。”
    371

    絮果蘭因

    成語拼音:
    xù guǒ lán yīn
    成語解釋: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
    372

    銜環結草

    成語拼音:
    xián huán jié cǎo
    成語解釋:
    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里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成語出處:
    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 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373

    析骸以爨

    成語拼音:
    xī hái yǐ cuàn
    成語解釋:
    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成語出處:
    宣公十五年》載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374

    雄雞斷尾

    成語拼音:
    xióng jī duàn wěi
    成語解釋:
    斷尾:斷去尾巴。本指雄雞因怕做祭祀的犧牲而自殘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殺而自盡。
    成語出處:
    ·昭公二十二年》:“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
    375

    下陵上替

    成語拼音:
    xià líng shàng tì
    成語解釋:
    在下者凌駕于上,在上者廢弛無所作為。謂上下失序,綱紀廢墜。陵,通“凌”。
    成語出處:
    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
    376

    西鄰責言

    成語拼音:
    xī lín zé yán
    成語解釋:
    西鄰:西部的鄰國;責言:問罪的話。原指秦國(在西)向晉國(在東)問罪。后泛指別人的責備。
    成語出處:
    ·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
    377

    相時而動

    成語拼音:
    xiāng shí ér dòng
    成語解釋:
    相時:看準時機。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
    成語出處:
    ·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
    378

    蹊田奪牛

    成語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成語解釋: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成語出處:
    ·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
    379

    險阻艱難

    成語拼音:
    xiǎn zǔ jiān nán
    成語解釋:
    險阻:危險和障礙。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危險和障礙。
    成語出處:
    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380

    宴安鴆毒

    成語拼音:
    yàn ān zhèn dú
    成語解釋:
    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
    成語出處:
    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杜預注:“以宴安比之鴆毒。”
    * 左傳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