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子的成語 (123個)
-
1
敗子回頭金不換
- 成語拼音:
-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
- 成語解釋:
- 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歸正比金子還可貴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敗子回頭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蕩,收心守分。”
-
2
抱子弄孫
- 成語拼音:
- bào zǐ nòng sūn
- 成語解釋:
- 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 成語出處:
-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
3
鮑子知我
- 成語拼音:
- bào zǐ zhī wǒ
- 成語解釋:
-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誼深切。
- 成語出處:
- 《史記 管晏列傳》:“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
4
才子佳人
- 成語拼音:
- cái zǐ jiā rén
- 成語解釋:
- 才子:有文學才華的男人;佳人:容貌美麗的女子。有才學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舊時指才華杰出的男子與容貌秀美的女子。舊時多指有愛情關系或婚姻關系匹配相當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宋 晁補之《鷓鴣天》詞:“夕陽荒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
5
赤子之心
- 成語拼音:
- chì zǐ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赤子:初生的嬰兒。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純潔。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6
斷子絕孫
- 成語拼音:
- duàn zǐ jué sūn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子孫后代。多用作詛咒語。
- 成語出處:
-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執柯》:“你再不娶親,我只愁你斷子絕孫誰拜墳。”
-
7
刀子嘴豆腐心
- 成語拼音:
- dāo zǐ zuǐ dòu fǔ x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說話尖刻,但心腸很軟弱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39章:“焦二菊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軟的受不了。”
-
8
父子兵
- 成語拼音:
- fù zǐ bīng
- 成語解釋:
- 指上下親如一家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吳起《吳子·治兵》:“與之安,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當,名曰父子之兵。”
-
9
鳳子龍孫
- 成語拼音:
- fèng zǐ lóng sūn
- 成語解釋:
- 帝王或貴族的后代。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七:“真個是鳳子龍孫,遭著不幸,流落到這個地位。”
-
10
君子協定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xié dìng
- 成語解釋:
- 雙方不經過書面簽字,只以口頭承諾或交換函件而訂立的協定,它與書面條約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國際事務間,后亦用為事先約定的套語。又稱作“紳士協定”。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內的資產階級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資產階級的意見,和資產階級訂了君子協定,卻沒有向中央報告。”
-
11
君子之交淡如水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
- 成語解釋:
-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現在也稱品行好的人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12
浪子回頭
- 成語拼音:
- làng zǐ huí tóu
- 成語解釋:
- 浪子: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回頭:回心悔悟。不務正業者改邪歸正。
- 成語出處:
- 明·陳繼儒《小窗幽記》:“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
-
13
浪子回頭金不換
- 成語拼音:
- 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
- 成語解釋:
- 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后極其可貴。
- 成語出處:
- 張恨水《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
14
狼子野心
- 成語拼音:
- láng zǐ yě xīn
- 成語解釋: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獸兇殘的本性。狼崽子雖小卻有野獸的兇殘本性。比喻壞人兇殘的秉性或瘋狂的欲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15
女子無才便是德
- 成語拼音:
-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 成語解釋:
- 舊道德規范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 成語出處:
-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女子無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
16
孺子可教
- 成語拼音:
- rú zǐ kě jiào
- 成語解釋:
- 指年輕人可培養。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
17
孺子牛
- 成語拼音:
- rú zǐ niú
- 成語解釋:
- 孺子:兒童。兒童游戲時牽著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登九山》:“人在變,思想在變,多少英雄甘當孺子牛。”
-
18
望子成龍
- 成語拼音: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送他上美國。”
-
19
五子登科
- 成語拼音:
- wǔ zǐ dēng kē
- 成語解釋:
- 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 成語出處:
- 《宋史 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
20
之子于歸
- 成語拼音:
- zhī zǐ yú guī
- 成語解釋: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第二個字是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