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形容希望的詞語

    形容希望的詞語:1. 期望;2. 渴望;3. 夢想;4. 向往;5. 熱望;6. 心愿;7. 希冀;8. 盼望;9. 渴求;10. 愿望;11. 祈求;12. 企盼;13. 彌漫;14. 期待;15. 希望;16. 追求;17. 渴望;18. 憧憬;19. 向上;20. 心向往之

    形容希望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大有希望 大有希望 大有希望,拼音dà yǒu xī wàng,漢語詞語,指做成某事的可能性很大。
    失望 失望 失望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shī wàng,指喪失信心;希望沒能實現。表示一種心理的期待落空。見《孟子·盡心上》:“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希冀 希冀 (詞語)字面意思是希望得到。 語出《三國志·魏志·臧洪傳》:“諸袁事漢,四世五公,可謂受恩。今王室衰弱,無扶翼之意,欲因際會,希冀非望,多殺忠良以立奸威。” 宋 李綱 《論和戰札子》:“中國為和所誤者多矣,十馀年來持和議之說,一切茍且,希冀萬一者,何其紛紛也。
    晞望 晞望 晞望 xī wàng 希望;希求。晞,通“ 希 ”。 宋 蘇轍《論三省事多留滯狀》:“被賞者晞望勞績,吹毛求疵務為稽緩。”
    有望 有望 有望是漢語詞匯, 拼音:yǒu wàng, 釋義:1. 有指望;有希望。2. 指寄希望。3. 有風姿,耐看。4. 有怨恨。 出處《左傳·昭公十六年》。
    渴望 渴望 《渴望》是1990年出品的50集電視連續劇,由魯曉威、趙寶剛執導,張凱麗、李雪健、黃梅瑩、孫松、藍天野主演。 該劇講述了年輕漂亮的女工劉慧芳面對兩個追求者遲疑不決。一個是車間副主任宋大成,一個是來廠勞動的大學畢業生王滬生。她渴望愛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處困境,需要幫助,這使她左右為難。 1990年12月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渴望 (漢語詞語)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殷切地盼望。語出南朝 宋 謝靈運 《宋武帝誄》:“將陟 井陘 ,薄掃 白登 。北朔渴望,飛旌衡輣。” 明代文人何景明 《送夏少參之蜀》詩:“父老 三巴 應渴望,丈夫萬里是奇游。”
    絕望 絕望 (詞語釋義)絕望,漢語詞匯。 拼音:jué wàng 基本解釋:沒希望。一般指對某種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
    絕望 絕望 (詞語釋義)絕望,漢語詞匯。 拼音:jué wàng 基本解釋:沒希望。一般指對某種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
    大喜過望 大喜過望【解釋】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示例】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大喜過望 【解釋】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示例】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冀望 冀望 冀望,漢語詞匯。 拼音:jì wàng 釋義:期望;希望
    希求 希求 希求,漢語詞語,是指希望獲得的意思。
    祈愿 祈愿 (詞語解釋)祈愿,意指請求、祈禱、希望等。是寄托一種愿望,希望能夢想成真。多見于宗教中的行為。如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若以不殺祈愿,輒得上教;若以殺生祈愿,輒不得教。”同時有同名歌曲祈愿。
    水泡 水泡 (詞語)1.水面上或水里面的半球狀或球狀氣泡。 2.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3.即水皰。 4.游戲。 5.指小水塘。(讀作xiǎo shuǐ táng ) 【拼音】:shuǐ pào 【注音】: (1).水面上的球狀或半球狀氣泡。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如露珠水泡,倏有倏無;如閑花野草,自榮自落。” 孫犁 《白洋淀紀事·囑咐》:“孩子睡著了,睡的是那么安靜,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陽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 (2).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黃中黃 《孫逸仙》:“吾不欲自棄生命而徒取死,縱此次希望又歸水泡,亦斷不用自棄之策。”《收獲》1981年第5期:“后來以事去 北京 ,此議就變成了水泡。” (3).即水皰。 《人民日報》1970.1.5:“農藥熏得他頭昏眼花,兩條腿也出了水泡。”參見“ 水皰 ”。
    覬覦 覬覦 (中文詞語)覬覦,渴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1.非分的希望或企圖。2.希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希企 希企 希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ī qǐ,是指希望企及。
    伏望 伏望 伏望,讀作fú wàng,漢語詞語,表希望的敬詞。
    祈願 祈愿 (詞語解釋)祈愿,意指請求、祈禱、希望等。是寄托一種愿望,希望能夢想成真。多見于宗教中的行為。如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若以不殺祈愿,輒得上教;若以殺生祈愿,輒不得教。”同時有同名歌曲祈愿。
    覬覦 覬覦 (中文詞語)覬覦,渴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1.非分的希望或企圖。2.希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大失所望 大失所望【解釋】表示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出處】《史記·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示例】瑞虹~,但到此地間,無可奈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近義詞】大失人望【反義詞】大喜過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償【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對人、事、物
    眾望所歸 眾望所歸【解釋】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出處】《晉書·列傳三十傳論》:“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于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示例】他非去不可!~,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近義詞】人心所向、德高望重、年高德劭【反義詞】眾叛親離、土崩瓦解、分崩離析【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衆望所歸 【解釋】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出處】《晉書·列傳三十傳論》:“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于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示例】他非去不可!~,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近義詞】人心所向、德高望重、年高德劭【反義詞】眾叛親離、土崩瓦解、分崩離析【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歸 【解釋】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出處】《晉書·列傳三十傳論》:“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于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示例】他非去不可!~,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近義詞】人心所向、德高望重、年高德劭【反義詞】眾叛親離、土崩瓦解、分崩離析【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理想 理想 (趙雷演唱歌曲)《理想》是民謠歌手趙雷的一首原創歌曲,該曲收錄自其于2014年11月發行的第二張專輯《吉姆餐廳》,同時亦是網劇《陳二狗的妖孽人生》主題曲。 2017年2月11日,趙雷于湖南衛視音樂節目《歌手》中演唱該曲。 理想 (漢語詞語)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對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觀念。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向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滿足眼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來的生活目標,期盼滿足更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對未來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動力和源泉。 理想,分短期和長期的。短期的一般指在近期要完成的目標。長期的一般稱遠大理想,奮斗時間長,甚至不止一代。 理想是指符合理性思考的目標之想象。
    祈望 祈望 《祈望》是由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電視臺及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都市情感劇,尤小剛、陶玲玲執導,孫淳、何賽飛、茹萍及劉之冰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一對中年男女在經歷各自婚姻之苦后重新牽手邁進婚姻殿堂,誰知道生活不可能盡如人意,這對夫妻沒求來想象中的甜蜜,反而陷入一個又一個婚姻責任的旋渦之中。 祈望 (漢語詞語)祈望,指希望;期待。
    無望 無望 無望,指希望已破滅,不可能實現。《詩·陳風·宛丘》:“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可望 可望 可望,漢語詞語,讀作“kěwàng”,指有希望,可以盼望。
    無望 無望 無望,指希望已破滅,不可能實現。《詩·陳風·宛丘》:“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一線希望 辭典解釋一線希望  yī xiàn xī wàng      極小的期望、愿望。 如:「得到他的鼓勵,她心中才燃起了一線希望。」英語 a gleam of hope法語 une lueur d'espoir
    付諸東流 付諸東流【解釋】付:交給;諸:之于。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出處】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示例】惜丙寅清水潭決,稿本~,故錄其梗概于此。 ◎清·黃鈞宰《金壺七墨·鴛鴦印傳奇始末》【近義詞】付之東流【反義詞】繼日成功【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付諸東流 【解釋】付:交給;諸:之于。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出處】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示例】惜丙寅清水潭決,稿本~,故錄其梗概于此。 ◎清·黃鈞宰《金壺七墨·鴛鴦印傳奇始末》【近義詞】付之東流【反義詞】繼日成功【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望幸 望幸 望幸,拼音wàng xìng,釋義為謂臣民、妃嬪希望皇帝臨幸。
    不可企及 不可企及【解釋】企:希望;及:達到。沒有希望達到。形容遠遠趕不上。【出處】唐·柳冕《答衢州鄭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示例】他的成績并非~,我們只要奮發努力,一定能趕上他。【近義詞】相形見絀、望塵莫及【反義詞】青出于藍、后來居上【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用于人與物
    冀圖 冀圖 希圖;希望。 葉圣陶 《平常的故事》:“在沒有辦法之中,他只得冀圖僥幸地祝禱著。”
    重望 重望 重望,漢語詞匯。 拼音: zhòng wàng 注音: ㄓㄨㄙˋ ㄨㄤˋ 基本解釋:(1) [of great renown]∶很高的聲望他在這一帶享有重望(2) [great expectation]∶殷切的希望;厚望寄予重望
    盼頭 盼頭 盼頭,漢語詞匯。 注音:pàn tou 釋義:希望,指望,寄托。
    盼頭 盼頭 盼頭,漢語詞匯。 注音:pàn tou 釋義:希望,指望,寄托。
    冀圖 冀圖 希圖;希望。 葉圣陶 《平常的故事》:“在沒有辦法之中,他只得冀圖僥幸地祝禱著。”
    矚望 矚望 矚望,漢語詞匯。 讀作:zhǔ wàng, 釋義:1. 希望;期待。2. 眺望。3. 矚目;仰望或俯視。
    生望 生望 shēng wàng 生望 (1).復生之望。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 (2).指希望。 爐魂 《對于張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今值 張之洞 死, 湘 路大有生望之時。”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未帶地圖的旅人》:“他劃了一百七十幾個印子,始終沒放棄生望。”
    矚望 矚望 矚望,漢語詞匯。 讀作:zhǔ wàng, 釋義:1. 希望;期待。2. 眺望。3. 矚目;仰望或俯視。
    安慰 安慰 (行為學名詞)安慰,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ān wèi。其意思是安頓撫慰,用歡娛、希望、保證以及同情心減輕、安撫或鼓勵。同義詞有撫慰、 寬慰 、安撫等。安慰也屬行為學名詞、動詞。 安慰 (漢語詞匯)安慰,是指安頓撫慰。用歡娛、希望、保證以及同情心減輕、安撫或鼓勵。
    歸望 歸望 guī wàng   指望,寄托希望。《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當今朝廷無賢臣,災變數見,足為寒心,百姓咸歸望于大王。”《三國志·魏志·陶謙傳》“西討韓遂 ” 裴松之 注引《吳書》:“陶恭祖本以材略見重於公,一朝以醉飲過失,不蒙容貸,遠棄不毛,厚德不終,四方人士安所歸望!” 唐 王昌齡 《送李擢游江東》詩:“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
    過望 過望 過望,漢語詞匯。 拼音:guò wàng 是指超過原來的希望。 語出《史記·黥布列傳》:“﹝ 黥布 ﹞出就舍,帳御飲食從官如漢王居, 布又大喜過望。”
    灰色 灰色 (顏色)灰色是介于黑和白之間的一系列顏色,可以大致分為深灰色和淺灰色。 比白色深些,比黑色淺些,比銀色暗淡,比紅色冷寂,穿插于黑白兩色之間,更有些暗抑的美,幽幽的,淡淡的,不比黑和白的純粹,卻也不似黑和白的單一,似混沌,天地初開最中間的灰,不用和白色比純潔,不用和黑色比空洞,而是有點單純,有點寂寞,有點空靈,捉摸不定的,奔跑于黑白之間,像極了人心,是常變的,善變的,卻是最像人的顏色。 灰色的三原色數值為R128、G128、B128。 灰色 (漢語漢字)4天色,久旱時務農者的希望。所以,解釋為希望來臨,甘雨將致
    滿望 滿望 滿望是古代詞語,有滿足所望,十分希望,充滿視野得意思。
    企及 企及 企及,指盼望趕上;希望達到更高的水準。語出《后漢書·陳蕃傳》:“ 蕃大怒曰:‘圣人制禮,賢者俯就,不肖企及。’”
    想望 想望 想望,漢語詞匯。 拼音:xiǎng wàng 釋義:1、希望,企求。2.猶仰慕。
    眾望 眾望 眾望,漢語詞匯。 拼音:zhòng wàng 釋義:眾人的希望。
    望子成龍 望子成龍【解釋】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示例】家長要有望子成龍的愿望,更要有培養和教育孩子成材的行動。【近義詞】望女成鳳【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公望 公望 公望,漢語詞匯。 拼音:gōng wàng , 釋義:1、可與三公的重要職位相稱的名望。2、公眾的希望;公眾中的聲望 《南史·謝舉傳》:“上曰:‘ 舉非止歷官已多,亦人倫儀表,久著公望,悵恨未授之。’”
    希寵 希寵 希寵是漢語詞語, 拼音是xī chǒng, 釋義:指希望取得寵愛。
    望子成龍 【解釋】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示例】家長要有望子成龍的愿望,更要有培養和教育孩子成材的行動。【近義詞】望女成鳳【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希想 希想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勿區區於世間,流連於親識,眷眄富貴,希想味欲。”參見“ 希望 ”。
    非冀 非冀 fēi jì 非冀 非分的希望。《后漢書·蘇竟傳》:“或謂天下迭興,未知誰是,稱兵據土,可圖非冀。”《后漢書·陳敬王羨傳》:“ 魏愔 與 寵 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
    眾望 眾望 眾望,漢語詞匯。 拼音:zhòng wàng 釋義:眾人的希望。
    歸望 歸望 guī wàng   指望,寄托希望。《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當今朝廷無賢臣,災變數見,足為寒心,百姓咸歸望于大王。”《三國志·魏志·陶謙傳》“西討韓遂 ” 裴松之 注引《吳書》:“陶恭祖本以材略見重于公,一朝以醉飲過失,不蒙容貸,遠棄不毛,厚德不終,四方人士安所歸望!” 唐 王昌齡 《送李擢游江東》詩:“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
    滿望 滿望 滿望是古代詞語,有滿足所望,十分希望,充滿視野得意思。
    希寵 希寵 希寵是漢語詞語, 拼音是xī chǒng, 釋義:指希望取得寵愛。
    過望 過望 過望,漢語詞匯。 拼音:guò wàng 是指超過原來的希望。 語出《史記·黥布列傳》:“﹝ 黥布 ﹞出就舍,帳御飲食從官如漢王居, 布又大喜過望。”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希望的詞語:1. 期望;2. 渴望;3. 夢想;4. 向往;5. 熱望;6. 心愿;7. 希冀;8. 盼望;9. 渴求;10. 愿望;11. 祈求;12. 企盼;13. 彌漫;14. 期待;15. 希望;16. 追求;17. 渴望;18. 憧憬;19. 向上;20. 心向往之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