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之詩歌意境常用術語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意境”就是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場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因此,把握意境就得關注意象特點及作者情感。
一)表現陽剛之美的
1、雄奇闊大(雄渾壯麗):這種意境的詩詞往往在寫景的時候,雄奇壯美,氣勢磅礴,抒情則奔騰震蕩,語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張,驚心動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曠放開朗”:寫景往往是脫塵拔俗,虛實相生;抒情的時候往往是曠大開朗,舒緩綿長,語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譎俊逸。
3、蒼涼悲壯:寫景色方面,往往是蒼茫闊遠,峭拔蕭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縱雄健,慷慨悲涼,語言方面往往是古樸遒勁。
4、深邃沉郁:這類詩詞,它一般的特點是,內容上深蓄厚積,感情深沉,曲回郁結,在語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絕少夸張,長于以情事動人。
二)表現陰柔之美的
1、濃艷瑰麗:
這類詩詞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酒邊花下,盛裝美人;它所采用的表現手法,往往是濃抹彩繪,刻意雕琢;它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往往是金碧輝煌,濃艷絕人。
2、清幽靜謐:
這類詩詞的意境,往往它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現作者一種遠塵避世的飄逸情緒。
3、清新素雅:
這類的詩詞一般說來,作者所描寫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綠水,芳草鮮花,比較素淡。或者描寫一些純潔天真的人物,生動活潑,俏麗可愛。它的表現手法往往是細致纖麗的、清奇婉轉的,好像是流泉鳴琴,洋溢著生氣。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4、凄涼哀婉:
這類詩詞,所表現的情事環境大多是哀傷凄冷的,往往以凄婉楚惻來打動人心。讀這類詩詞,它可以引發人們的畏懼和悲憫,用一種悲劇的方式來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如李清照《聲聲慢》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寥廓、雄奇、開闊、曠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秀美、恬淡、淡雅
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悲壯、悲涼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凄清、陰冷衰敗、孤寂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常把要抒發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即人們常說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詩詞鑒賞中景物形象的意境術語及例子
雄渾開闊----景物描寫氣勢浩瀚,氣魄雄偉,渾厚磅礴。景物色調大多是單一而非絢麗的。多傳達豪邁之情。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雄奇瑰麗---景物雄壯,奇特非平常景色,異常美麗。亦多傳達豪情。
李白詩如《蜀道難》中: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朦朧渺遠---景物描繪亦真亦幻,不可極盡其態,又妙處無窮。情感往往多變。
李商隱 《錦瑟》詩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空靈高遠----既高深莫測,又變化多端,是動與靜的結合。多傳達踲世脫俗的情懷。
王維的禪詩中多有體現。《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蒼涼悲壯---邊塞詩中多體現。多傳達思鄉懷親、愛國衛國、征人愁怨等情感。
范仲淹的〈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王昌齡 〈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
清新明麗---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傳達閑適愉悅之情。
杜甫 《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寧靜恬淡---環境安靜,即使有動態描寫,也是為了襯托靜景。詩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雜務干擾。
白居易〈村夜〉
霜草蒼蒼蟲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
別外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多有體現,《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凄涼冷落----多秋冬蕭瑟之景。多傳達悲傷落寞之情。
杜甫詩中: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柳永詞中: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表現陽剛之美的
1、雄奇闊大(雄渾壯麗):這種意境的詩詞往往在寫景的時候,雄奇壯美,氣勢磅礴,抒情則奔騰震蕩,語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張,驚心動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曠放開朗”:寫景往往是脫塵拔俗,虛實相生;抒情的時候往往是曠大開朗,舒緩綿長,語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譎俊逸。
3、蒼涼悲壯:寫景色方面,往往是蒼茫闊遠,峭拔蕭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縱雄健,慷慨悲涼,語言方面往往是古樸遒勁。
4、深邃沉郁:這類詩詞,它一般的特點是,內容上深蓄厚積,感情深沉,曲回郁結,在語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絕少夸張,長于以情事動人。
二)表現陰柔之美的
1、濃艷瑰麗:
這類詩詞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酒邊花下,盛裝美人;它所采用的表現手法,往往是濃抹彩繪,刻意雕琢;它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往往是金碧輝煌,濃艷絕人。
2、清幽靜謐:
這類詩詞的意境,往往它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現作者一種遠塵避世的飄逸情緒。
3、清新素雅:
這類的詩詞一般說來,作者所描寫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綠水,芳草鮮花,比較素淡。或者描寫一些純潔天真的人物,生動活潑,俏麗可愛。它的表現手法往往是細致纖麗的、清奇婉轉的,好像是流泉鳴琴,洋溢著生氣。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4、凄涼哀婉:
這類詩詞,所表現的情事環境大多是哀傷凄冷的,往往以凄婉楚惻來打動人心。讀這類詩詞,它可以引發人們的畏懼和悲憫,用一種悲劇的方式來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如李清照《聲聲慢》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寥廓、雄奇、開闊、曠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秀美、恬淡、淡雅
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悲壯、悲涼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凄清、陰冷衰敗、孤寂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常把要抒發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即人們常說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詩詞鑒賞中景物形象的意境術語及例子
雄渾開闊----景物描寫氣勢浩瀚,氣魄雄偉,渾厚磅礴。景物色調大多是單一而非絢麗的。多傳達豪邁之情。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雄奇瑰麗---景物雄壯,奇特非平常景色,異常美麗。亦多傳達豪情。
李白詩如《蜀道難》中: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朦朧渺遠---景物描繪亦真亦幻,不可極盡其態,又妙處無窮。情感往往多變。
李商隱 《錦瑟》詩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空靈高遠----既高深莫測,又變化多端,是動與靜的結合。多傳達踲世脫俗的情懷。
王維的禪詩中多有體現。《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蒼涼悲壯---邊塞詩中多體現。多傳達思鄉懷親、愛國衛國、征人愁怨等情感。
范仲淹的〈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王昌齡 〈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
清新明麗---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傳達閑適愉悅之情。
杜甫 《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寧靜恬淡---環境安靜,即使有動態描寫,也是為了襯托靜景。詩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雜務干擾。
白居易〈村夜〉
霜草蒼蒼蟲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
別外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多有體現,《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凄涼冷落----多秋冬蕭瑟之景。多傳達悲傷落寞之情。
杜甫詩中: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柳永詞中: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上一篇:古詩詞鑒賞之詩歌的意境
下一篇:古詩詞鑒賞之用典
*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意境”就是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場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因此,把握意境就得關注意象特點及作者情感。一)表現陽剛之美的?1、雄奇闊大(雄渾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