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催歸騎向東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催歸騎向東籬”全詩
非藉賢侯為引領,那因小子獲追隨。
危坡滑滑憑與上,古洞陰陰秉燭窺。
萬壑千巖游未遍,又催歸騎向東籬。
分類:
《大滌洞天留題》潘伯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大滌洞天留題》
平生聽說洞天的奇異,
三年來在夢中才知曉。
不是借助賢良之侯的引領,
而是因為小子而被追隨。
險峰陡峭,靠著上去,
古洞幽深,舉著燭光窺視。
萬壑千巖游歷未盡,
又被催促,馬上返回東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作者是潘伯虎,他描述了自己聽說洞天奇景的過程。他表示自己在京華(首都)生活了三年,才在夢中得知洞天的存在。他提到他之所以能發現洞天,并不是因為有賢良之侯的引領,而是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他勇敢地攀爬危險的險峰,光著燭光深入幽深的古洞,但他仍未能完全游覽洞天的萬壑千巖,又不得不匆匆返回東籬。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奇跡與未知世界的渴望與探索的精神。
這篇詩的詩意在于表達了對未知世界的向往,以及個人對于探索精神的推崇與贊美。通過作者自己的經歷,詩歌表達了人們在追求未知領域時所需要的勇氣、好奇心和冒險精神。此外,詩歌中的"洞天"也可以視作象征著潘伯虎內心深處的夢想與追求,詩中的探索旅程也可以被理解為人生不斷追求夢想的過程。整首詩表達了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宋代詩詞。
“又催歸騎向東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dí dòng tiān liú tí
大滌洞天留題
píng shēng wén yǒu dòng xiāo qí, sān zài jīng huá mèng lǐ zhī.
平生聞有洞霄奇,三載京華夢里知。
fēi jí xián hóu wèi yǐn lǐng, nà yīn xiǎo zi huò zhuī suí.
非藉賢侯為引領,那因小子獲追隨。
wēi pō huá huá píng yǔ shàng, gǔ dòng yīn yīn bǐng zhú kuī.
危坡滑滑憑與上,古洞陰陰秉燭窺。
wàn hè qiān yán yóu wèi biàn, yòu cuī guī qí xiàng dōng lí.
萬壑千巖游未遍,又催歸騎向東籬。
“又催歸騎向東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