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將鶴唳作鶯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將鶴唳作鶯啼”全詩
春已過,夏初臨,塵劫來事在而今。
今日事,來日事,歷劫明明即這是。
是則是,非又非,莫將鶴唳作鶯啼。
分類:
《偈二首》釋可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偈二首》
天左旋,地右轉,
過眼光陰人不薦。
春已過,夏初臨,
塵劫來事在而今。
今日事,來日事,
歷劫明明即這是。
是則是,非又非,
莫將鶴唳作鶯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作者是宋代佛教僧侶釋可封,以佛教的觀念表達了對世事無常和輪回的理解。
詩的前兩句“天左旋,地右轉,過眼光陰人不薦”表達了天地運行變化的無常性,世事瞬息萬變,人生如過眼云煙,短暫而不可留。這里的“光陰人不薦”意味著人的一生匆匆而過,并不是值得珍視和推崇的。
接下來的兩句“春已過,夏初臨,塵劫來事在而今”則以季節變化來象征人生的變遷。春天已經過去,夏天剛剛到來,寓意著輪回的循環不止。而“塵劫來事在而今”,提醒人們時時刻刻都要面對輪回中的種種事物。
接著的兩句“今日事,來日事,歷劫明明即這是”強調了歷劫輪回的必然性。無論是今天發生的事情還是未來發生的事情,都是歷劫輪回中的一部分,無法抵擋和逃避。而“明明即這是”表明歷劫已經顯明,不容否認。
最后兩句“是則是,非又非,莫將鶴唳作鶯啼”啟示人們應當以真實的眼光看待世事。詩中的“是則是,非又非”暗示一切事物本來就是無常的變幻,不要將事物的真相曲解和混淆。而“莫將鶴唳作鶯啼”則是告誡人們不要將事物的本質和現象混淆,不要因為表象而誤解真相。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佛教的思想,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世事的無常和輪回,教導人們要以冷靜的心態面對人生和事物的變遷。
“莫將鶴唳作鶯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shǒu
偈二首
tiān zuǒ xuán, dì yòu zhuǎn,
天左旋,地右轉,
guò yǎn guāng yīn rén bù jiàn.
過眼光陰人不薦。
chūn yǐ guò,
春已過,
xià chū lín, chén jié lái shì zài ér jīn.
夏初臨,塵劫來事在而今。
jīn rì shì, lái rì shì,
今日事,來日事,
lì jié míng míng jí zhè shì.
歷劫明明即這是。
shì zé shì,
是則是,
fēi yòu fēi, mò jiāng hè lì zuò yīng tí.
非又非,莫將鶴唳作鶯啼。
“莫將鶴唳作鶯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