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相諳更相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理事相諳更相互”出自宋代釋文準的《十二時頌》,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lǐ shì xiāng ān gèng xiāng hù,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理事相諳更相互”全詩
《十二時頌》
日南午,理事相諳更相互。
三門拈向燈籠頭,休問他家覓歸路。
三門拈向燈籠頭,休問他家覓歸路。
分類: 十二時
《十二時頌》釋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十二時頌》
日南午,理事相諳更相互。
三門拈向燈籠頭,休問他家覓歸路。
詩意和賞析:
《十二時頌》是一首描寫日子流轉的詩詞,作者釋文準通過對時間的描繪,抒發了一種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無常的思考。
首句“日南午,理事相諳更相互”,意為太陽正午時分,時間已過半,白天即將進入下半部分。這里的“理事相諳”表示時間的流轉并不受人的控制,每過一刻鐘,時間都在自行運行。整句描述了時間的流轉與變化,暗示了萬物無常的特性。
接下來的“三門拈向燈籠頭”,暗指時間的流轉如同人手中的燈籠,被人推動著向前。燈籠作為人們夜間行走時的照明工具,象征著人們在無盡的時間中所進行的不斷追求與探索。而“三門”意為人生的三關——出生、成家、臨終,也代表著人生的起點、轉折和終點。作者通過將時間與這三個重要階段相聯系,強調了時間對人生的決定性作用。
最后一句“休問他家覓歸路”,暗示了人們對于時間的彷徨和迷茫。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們都無法預知時間的軌跡和歸宿。由此反映出人們對于未知未來的恐懼和不安。
總體來說,《十二時頌》是一首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通過描繪時間的流轉和不可掌控性,以及人們對時間和命運的迷茫態度,抒發了對于時間的無力和生活的深沉思考。
“理事相諳更相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shí sòng
十二時頌
rì nán wǔ, lǐ shì xiāng ān gèng xiāng hù.
日南午,理事相諳更相互。
sān mén niān xiàng dēng lóng tóu, xiū wèn tā jiā mì guī lù.
三門拈向燈籠頭,休問他家覓歸路。
“理事相諳更相互”平仄韻腳
拼音:lǐ shì xiāng ān gèng xiāng hù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理事相諳更相互”的相關詩句
“理事相諳更相互”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理事相諳更相互”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理事相諳更相互”出自釋文準的 《十二時頌》,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