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盡山庵無歷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盡山庵無歷日”全詩
寒盡山庵無歷日,野花啼鳥又春歸。
分類:
《白云庵四首》逍遙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白云庵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逍遙子
蟻窠得意從渠計,
螳翳忘言息我機。
寒盡山庵無歷日,
野花啼鳥又春歸。
中文譯文:
蟻窠自得其樂,從自身籌謀;
螳螂躲避,忘記了發出聲音來使我(指蜻蜓)停息。
嚴冬結束了,山庵沒有往日的繁忙,
野花盛開,鳥兒再次回歸。
詩意:
這首詩以白云庵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安寧寧靜的場景。詩人用蟻窠和螳螂作為比喻,表達了自在和從容的意境。蟻窠自得其樂,從渠道中得到自己所需,展現了生活的智慧;而螳螂則停止了振翅虛張,展現出深藏不露的策略。然而,這幅和諧景象并非由歷日(指世俗的瑣事)維持,而是來自自然的律動。隨著寒冬的結束,山庵不再計日程事,野花盛開,鳥兒歸巢,宣揚了寧靜自然的生活態度。
賞析:
《白云庵四首》刻畫了一片寧靜祥和的邊山廟宇景象。蟻窠自得其樂,從渠道中得到自己所需,表達了以小見大的生活智慧;螳螂忘記了擺出威脅姿勢,顯現出內斂而深思熟慮的處世態度。作者通過這兩種小昆蟲的描寫,反襯了人們過于忙碌的生活,倡導以簡單、從容的心態面對生活的真諦。同時,詩中山庵無歷日的描繪,顯示了一種解脫世俗紛擾的心境,讓人聯想到佛家修行的寂靜與寧逸。最后,野花盛開、鳥兒歸巢,表達了歲月變遷,自然循環的美好,并且暗示了人忙碌一季后自然返璞歸真的渴望。整首詩以淡泊的筆調,溫婉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在紛擾繁忙社會中追尋寧靜自然的生活理念。
“寒盡山庵無歷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yún ān sì shǒu
白云庵四首
yǐ kē dé yì cóng qú jì, táng yì wàng yán xī wǒ jī.
蟻窠得意從渠計,螳翳忘言息我機。
hán jǐn shān ān wú lì rì, yě huā tí niǎo yòu chūn guī.
寒盡山庵無歷日,野花啼鳥又春歸。
“寒盡山庵無歷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