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憶親恩未有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憶親恩未有窮”全詩
夜半子遠見啼血處,陡聞澗底鼓松風。
分類:
《宿齋堂》趙伯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宿齋堂》
朝代:宋代
作者:趙伯溥
燈前孤影吊熒火換凡,
為憶親恩未有窮。
夜半子遠見啼血處,
陡聞澗底鼓松風。
中文譯文:
在燈前,孤獨的身影思念著熒光燈下的凡世,
為了懷念親人的恩情,無盡綿長。
深夜里,遠處的子夜鳥見到什么而哭泣流血,
突然聽到澗底傳來松樹被風拍打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在宿齋堂中,思念著親人的恩情。他身影孤寂,只有燈光作伴,對著熒光燈下的凡世而思緒萬千。他深深懷念著親人的恩惠,這份思念是無窮無盡的。在深夜的時刻,遠處的子夜鳥發出哭泣般的聲音,似乎見到了什么使它感到悲傷,甚至流血。與此同時,詩人突然聽到了澗底傳來的聲音,那是松樹被風吹動時拍打的聲音。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孤獨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親情的深深思念和難以盡釋的感慨。熒火換凡一詞,暗示了燈下思念的對象可能已經離世,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而詩人仍然在世間度日,寄托著對親人的無盡思念。夜半子遠見啼血處,是一種象征性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悲傷。澗底鼓松風的描寫,則增添了一絲凄涼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具意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親情的思念之情和對生命的感悟。同時,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氛圍,使人產生共鳴。整首詩詞既有感傷和悲痛,又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惜和對親情的珍視,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感情表達方式。
“為憶親恩未有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āi táng
宿齋堂
dēng qián gū yǐng diào yíng huǒ huàn fán yíng huǒ huàn fán, wèi yì qīn ēn wèi yǒu qióng.
燈前孤影吊{熒火換凡}{熒火換凡},為憶親恩未有窮。
yè bàn zǐ yuǎn jiàn tí xuè chù, dǒu wén jiàn dǐ gǔ sōng fēng.
夜半子遠見啼血處,陡聞澗底鼓松風。
“為憶親恩未有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