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戎馬又重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涯戎馬又重陽”全詩
逸興逐鷗常作侶,離魂入雁不成行。
黃花伴客年年雨,短鬢雕秋夜夜霜。
歧路漸多鄉國異,天涯戎馬又重陽。
分類:
《留別孫太初》劉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別孫太初》是明代劉麟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夕燈蛩語上空堂,
門外芙蓉系野航。
逸興逐鷗常作侶,
離魂入雁不成行。
黃花伴客年年雨,
短鬢雕秋夜夜霜。
歧路漸多鄉國異,
天涯戎馬又重陽。
中文譯文:
夜晚的燈光下,蛩蛩的鳴叫傳入高樓之中,
門外的芙蓉花系在野船上。
逸興隨著鷗鳥常常作伴,
離魂卻無法隨雁鳥成行。
黃花伴隨著客人年復一年的雨水,
短發上雕刻著秋夜的霜凍。
分道揚鑣的路逐漸增多,故鄉與國家不同,
在遙遠的天涯上,再次迎來了重陽節的戎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之情和游子思鄉的心境。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以及與自然元素的對比,表達了他在離別時的內心感受。
詩的第一句“夕燈蛩語上空堂”,通過“夕燈”和“蛩語”這兩個夜晚的意象,描繪了寂靜的夜晚中的離別場景。第二句“門外芙蓉系野航”,用芙蓉花系在野船上的形象,暗示了離別時的無奈和無法挽留的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逸興逐鷗常作侶,離魂入雁不成行”,表達了詩人心中的遺憾和無奈之情。他渴望自己的心靈能像逐鷗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但離開的靈魂卻無法像雁鳥一樣成行,無法回到故鄉。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黃花伴客年年雨”和“短鬢雕秋夜夜霜”的描寫,表達了游子在他人鄉里的辛酸和歲月的消磨。詩的結尾“歧路漸多鄉國異,天涯戎馬又重陽”,表達了離鄉別井、遠離家鄉的苦楚和追憶。詩人在異鄉行走,面對許多岔路和陌生的國度,但在重陽佳節,戎馬再次出征,他的思念和牽掛更加濃烈。
整首詩以離別和鄉愁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對比、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詩情更加抒發,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天涯戎馬又重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bié sūn tài chū
留別孫太初
xī dēng qióng yǔ shàng kōng táng, mén wài fú róng xì yě háng.
夕燈蛩語上空堂,門外芙蓉系野航。
yì xìng zhú ōu cháng zuò lǚ, lí hún rù yàn bù chéng háng.
逸興逐鷗常作侶,離魂入雁不成行。
huáng huā bàn kè nián nián yǔ, duǎn bìn diāo qiū yè yè shuāng.
黃花伴客年年雨,短鬢雕秋夜夜霜。
qí lù jiàn duō xiāng guó yì, tiān yá róng mǎ yòu chóng yáng.
歧路漸多鄉國異,天涯戎馬又重陽。
“天涯戎馬又重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