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吾儕早見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在吾儕早見機”全詩
尋思浦口珠何在,轉覺蕉中鹿已非。
沈約空成移帶瘦,陳平自得食糠肥。
世間榮落真常事,只在吾儕早見機。
分類:
作者簡介(王翱)

王翱(1384-1467)明代大臣,字九皋,出生于今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王帽圈村。永樂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遷行人,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升右僉都御史,出鎮江西,懲貪治奸,七年冬督遼東軍務,景泰四年為吏部尚書,天順間續任,為英宗所重,稱先生而不呼其名。王翱一生歷仕七朝,輔佐六帝,剛明廉直,卒謚“忠肅”。
《感遇》王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遇》是明代王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對世事變幻和名利浮沉的深刻認識。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憶昔趨朝著紫衣,
回憶起過去奔波求進的時光,
宮花汗漫柳依稀。
宮廷的花朵依稀可見,汗水滿身。
尋思浦口珠何在,
思索著浦口的珍寶是否還在,
轉覺蕉中鹿已非。
轉身發現蕉林中的鹿已經不在。
沈約空成移帶瘦,
沈約空憔悴地成為了一副移動的衣架,
陳平自得食糠肥。
陳平自得地享用著糠和肥。
世間榮落真常事,
世間的榮華富貴消散是常態,
只在吾儕早見機。
只有我們早早看透了其中的機緣。
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世事變幻的感慨。作者回憶起自己曾經奔波追求進步的日子,用“趨朝著紫衣”來形容過去為了追求官職而忙碌的情景。然而,宮廷的花朵已經凋零,作者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接著,作者思索起浦口的珍寶是否還在,這里浦口可以理解為財富和名利的象征。然而,他發現曾經追逐的鹿已經不存在,暗示著名利的虛幻和不可捉摸。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沈約和陳平,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命運。沈約是一個形容瘦弱的形象,淪為了移動的衣架,暗示他在名利之路上失去了自我。而陳平則自得其樂,享用著糠和肥,表現出對物質生活的滿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幻和名利浮沉的深刻認識。他認為世間的榮華富貴消散是常態,只有早早看透這其中的機緣才能保持淡泊和超脫。
整首詩詞表達了王翱對名利和世事變遷的理性思考,以及對淡泊和超脫的追求,體現了明代文人的典型思想和情感。
“只在吾儕早見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yù
感遇
yì xī qū cháo zhe zǐ yī, gōng huā hàn màn liǔ yī xī.
憶昔趨朝著紫衣,宮花汗漫柳依稀。
xún sī pǔ kǒu zhū hé zài, zhuǎn jué jiāo zhōng lù yǐ fēi.
尋思浦口珠何在,轉覺蕉中鹿已非。
shěn yuē kōng chéng yí dài shòu, chén píng zì dé shí kāng féi.
沈約空成移帶瘦,陳平自得食糠肥。
shì jiān róng luò zhēn cháng shì, zhī zài wú chái zǎo jiàn jī.
世間榮落真常事,只在吾儕早見機。
“只在吾儕早見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