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勝浮湘哀屈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勝浮湘哀屈原”出自明代趙貞吉的《訪蘇門》,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óu shèng fú xiāng āi qū yuá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猶勝浮湘哀屈原”全詩
《訪蘇門》
帝遣巫陽與舊魂,又騎羸馬訪蘇門。
雖逢高士不相顧,猶勝浮湘哀屈原。
雖逢高士不相顧,猶勝浮湘哀屈原。
分類:
《訪蘇門》趙貞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蘇門》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趙貞吉。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帝遣巫陽與舊魂,
又騎羸馬訪蘇門。
雖逢高士不相顧,
猶勝浮湘哀屈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將軍或皇帝派遣使者前往蘇門(可能是指蘇州)拜訪的場景。詩中的主人公騎著一匹瘦弱的馬,前往蘇門。雖然他遇到了一些高尚的人士,但他們并不理睬他。然而,這樣的遭遇仍然勝過了著名的楚國詩人屈原在湘江漂泊時的悲涼遭遇。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遣使訪問蘇門的一次經歷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人情冷漠和社會不公的感慨。詩中的主人公是以帝命前往蘇門的,但他所遭遇的高士們卻對他漠不關心,不愿與他交往。這種冷漠的態度讓主人公感到失望和沮喪。然而,盡管如此,作者認為這種被冷落的遭遇仍然比起楚國詩人屈原在湘江漂泊時的遭遇要好。這表明了作者對于屈原悲慘命運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比和對歷史人物的提及,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意境。作者通過描繪主人公的遭遇,傳達了對社會冷漠和不公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歷史人物的敬佩和同情之情。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反映了明代社會的某些特點。
“猶勝浮湘哀屈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sū mén
訪蘇門
dì qiǎn wū yáng yǔ jiù hún, yòu qí léi mǎ fǎng sū mén.
帝遣巫陽與舊魂,又騎羸馬訪蘇門。
suī féng gāo shì bù xiāng gù, yóu shèng fú xiāng āi qū yuán.
雖逢高士不相顧,猶勝浮湘哀屈原。
“猶勝浮湘哀屈原”平仄韻腳
拼音:yóu shèng fú xiāng āi qū yuán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猶勝浮湘哀屈原”的相關詩句
“猶勝浮湘哀屈原”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猶勝浮湘哀屈原”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猶勝浮湘哀屈原”出自趙貞吉的 《訪蘇門》,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