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之本須行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立身之本須行孝”全詩
甘饸{右為危}盤中莫使空,時時奉上知饑飽。
分類: 十二時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十二時行孝文》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二時行孝文》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出卯,立身之本須行孝。
甘饸右為危盤中莫使空,
時時奉上知饑飽。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十二時辰中的早晨,強調了行孝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孝順是立身之本,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
賞析:
這首詩詞以日出的時刻“卯”為起點,將孝敬父母比作立身的基本要素。詩中提到“甘饸右為危盤中莫使空”,意思是甜美的食物放在右邊,卻不能留空盤,表達了對父母的孝敬之情。詩人要求時時將食物奉上,以滿足父母的饑飽之感。
整首詩詞簡潔明了,用寥寥數語傳遞出行孝的深刻內涵。它強調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通過“甘饸”這一細節,表達了孝敬的具體方式。詩人通過這種簡練而有力的表達方式,使人們深刻意識到行孝的責任和義務。
這首詩詞以其樸素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向人們傳達了傳統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它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孝心,時刻關心父母的饑飽,并通過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情。
“立身之本須行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shí xíng xiào wén
十二時行孝文
rì chū mǎo, lì shēn zhī běn xū xíng xiào.
日出卯,立身之本須行孝。
gān hé yòu wèi wēi pán zhōng mò shǐ kōng, shí shí fèng shàng zhī jī bǎo.
甘饸{右為危}盤中莫使空,時時奉上知饑飽。
“立身之本須行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九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