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湖澄碧四明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照湖澄碧四明寒”全詩
莫見白云容易愛,照湖澄碧四明寒。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會二同年》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會二同年》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樽聊接故人歡,
百歲堪嗟鬢漸殘。
莫見白云容易愛,
照湖澄碧四明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年老時與一位同年友人相聚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自己衰老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美好事物的思考。首句“一樽聊接故人歡”,描繪了兩位同年友人相聚、暢談歡樂的情景。這里的“一樽”指的是酒,意味著兩人共飲一杯酒,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友情。
接著,第二句“百歲堪嗟鬢漸殘”,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事已高、容顏漸老的感慨。白居易在這里運用了“百歲”這個數字來形容自己的年齡,暗示著他已經進入晚年階段。而“鬢漸殘”則是指他的鬢發逐漸變白或脫落,是時光流逝不可逆轉的標志。
接下來的兩句“莫見白云容易愛,照湖澄碧四明寒”揭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里的“白云”和“湖澄碧四明寒”都被用作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喜愛。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與自己日漸衰老的身體形成了對比。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友情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衰老的自己與友人相聚的場景,以及對美景的向往,詩詞傳遞了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無奈與感慨。
“照湖澄碧四明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èr tóng nián
會二同年
yī zūn liáo jiē gù rén huān, bǎi suì kān jiē bìn jiàn cán.
一樽聊接故人歡,百歲堪嗟鬢漸殘。
mò jiàn bái yún róng yì ài, zhào hú chéng bì sì míng hán.
莫見白云容易愛,照湖澄碧四明寒。
“照湖澄碧四明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