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沉湘九辯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作沉湘九辯文”全詩
愿儲醫國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辯文。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太皇太后閣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皇太后閣六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帝王的敬愛之情和對國家安寧的關注。
中文譯文:
每逢令節陳詩文,宛如歲歲都是新。
如何能夠延壽吾君?唯有傳位給賢臣。
我愿懷才醫治國家,三年努力不辭辛勞。
不再沉湘九辯文,不再探討無用之言。
詩意和賞析:
《太皇太后閣六首》是蘇軾寫給宋徽宗的,表達了他對宋徽宗的忠誠和關心。詩詞以議政之辭的方式,探討了如何使帝王延壽、如何保持朝政清明的問題。
詩立意崇高,首先表達了令節在陳述詩文時的莊重氛圍,強調了每一節令都是一次新的開始。接著,蘇軾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延壽君主,如何使國家得到良好的治理,他認為唯有傳位給賢臣才能夠實現。在接下來的詩句中,蘇軾表達了自己渴望懷才醫治國家的愿望,并表示愿意為此努力三年。最后兩句則是表明蘇軾不再從事瑣碎的辯論和無用之辭,而是要致力于實際行動,為國家貢獻才智。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的忠誠和關切之情,同時也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實際行動的追求。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他表達了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才華為國家和皇帝服務的愿望,顯示了儒家思想的影響。這首詩詞也傳達了蘇軾對國家安寧的關心和對領導者聰明明智的期望。
“不作沉湘九辯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huáng tài hòu gé liù shǒu
太皇太后閣六首
lìng jié chén shī suì suì xīn, cóng guān hé yǐ shòu wú jūn.
令節陳詩歲歲新,從官何以壽吾君。
yuàn chǔ yī guó sān nián ài, bù zuò chén xiāng jiǔ biàn wén.
愿儲醫國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辯文。
“不作沉湘九辯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