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後世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所以後世愚”全詩
大臣公聽采,左右不得蔽。
或從蒿藜間,人據廊廟勢。
小夫不敢望,云我非其匯。
朝游儁者羞,暮出逢者避。
所以後世愚,人人愿高位。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思古》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古》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之士方窮,
材行已云貴。
大臣公聽采,
左右不得蔽。
或從蒿藜間,
人據廊廟勢。
小夫不敢望,
云我非其匯。
朝游儁者羞,
暮出逢者避。
所以後世愚,
人人愿高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古代賢人的思念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古代的賢人常常因為窘迫而無法施展其才能,而一些品行不端的人卻能得到權貴的賞識。作者感嘆大臣們只聽取那些阿諛奉承之辭,不愿接受真正才華出眾的人的建議。有時賢人只能在草莽之間生活,而那些權貴則可以依仗建筑物的高大而顯得威風凜凜。普通百姓即使有才華也不敢寄望于得到重用,他們認為自己并非權貴的圈子。賢良的士人在朝廷游歷時會感到羞愧,而在晚上出外時則會被人避讓。這使得后世的愚昧之人人人都渴望高位。
賞析:
《思古》這首詩詞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局勢和社會風氣的不滿和思考。王安石是北宋末年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這首詩中通過對士人的境遇進行描繪,展現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和人們對高位的追逐。他對古代賢人的稱贊以及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表現出他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失望。
詩中通過對比古代賢人和權貴的境遇,表現出作者對賢人的敬重和對權勢的不滿。古代的賢人因為窘迫而無法施展才華,而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卻能獲得權貴的青睞,這種現象使作者感到不平和憤懣。他揭示了當時朝廷的腐敗和權力斗爭的黑暗面,對此抱有強烈的不滿。
詩詞的語言簡練有力,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以寫實的方式展示了當時社會的現象。通過對權貴和賢人的描繪,作者呈現了一個不公平的社會環境,同時也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反思。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王安石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引起人們對社會公平和價值觀的思考。
“所以後世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gǔ
思古
gǔ zhī shì fāng qióng, cái xíng yǐ yún guì.
古之士方窮,材行已云貴。
dà chén gōng tīng cǎi, zuǒ yòu bù dé bì.
大臣公聽采,左右不得蔽。
huò cóng hāo lí jiān, rén jù láng miào shì.
或從蒿藜間,人據廊廟勢。
xiǎo fū bù gǎn wàng, yún wǒ fēi qí huì.
小夫不敢望,云我非其匯。
cháo yóu jùn zhě xiū, mù chū féng zhě bì.
朝游儁者羞,暮出逢者避。
suǒ yǐ hòu shì yú, rén rén yuàn gāo wèi.
所以後世愚,人人愿高位。
“所以後世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