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蕊似嫌塵染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蕊似嫌塵染污”全詩
紅蕊似嫌塵染污,青條飛上別枝開。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池上看金沙花數枝過酴醾架盛開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池上看金沙花數枝過酴醾架盛開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午陰寬占一方苔,
映水前年坐看栽。
紅蕊似嫌塵染污,
青條飛上別枝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池塘邊觀賞金沙花盛開的景象。午后的陰影覆蓋著池塘,苔蘚生長得茂盛。作者坐在水邊,回想起前年親眼目睹金沙花的種植過程。紅色的花蕊似乎嫌棄塵土的染污,而青翠的花枝卻在不同的樹枝上飛舞開放。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金沙花盛開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觀察和感悟。午后的陰影與苔蘚的綠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增添了一種幽靜的氛圍。作者回憶起前年親身見證金沙花的種植過程,顯示了他對細節的關注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的紅蕊象征著純潔和高潔,似乎對塵染感到不滿,而青翠的花枝飛舞在不同的樹枝上,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蓬勃的生長力。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奇妙,同時也體現了王安石倡導的"變法"思想中對自然的尊重和追求真實、樸素的態度。
“紅蕊似嫌塵染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shàng kàn jīn shā huā shù zhī guò tú mí jià shèng kāi èr shǒu
池上看金沙花數枝過酴醾架盛開二首
wǔ yīn kuān zhàn yī fāng tái, yìng shuǐ qián nián zuò kàn zāi.
午陰寬占一方苔,映水前年坐看栽。
hóng ruǐ shì xián chén rǎn wū, qīng tiáo fēi shàng bié zhī kāi.
紅蕊似嫌塵染污,青條飛上別枝開。
“紅蕊似嫌塵染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