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在寥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他年在寥廓”全詩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聞大梵天,擎跨雞孔雀。
執鈴揚赤幡,浩劫凈無作。
仕哉子能圖,可以慰寂寞。
相與驗其真,他年在寥廓。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李士云》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
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
心手初不著。
我聞大梵天,
擎跨雞孔雀。
執鈴揚赤幡,
浩劫凈無作。
仕哉子能圖,
可以慰寂寞。
相與驗其真,
他年在寥廓。
中文譯文:
送給李士云
李子是山水之人,
常常居住在城郭之間。
毫端展現出風姿美麗,
心與手初次相交互。
我聽聞大梵天,
駕馭著孔雀與雄雞。
手握鈴鐺,揮舞紅幡,
浩劫中潔凈無為。
你能夠追求仕途,
以此來慰藉內心的孤寂。
我們相互驗證真實性,
在未來的廣闊空間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題目為《贈李士云》。詩人通過贈送這首詩詞給李士云,表達了對他人生境遭遇的思考和祝愿。
詩中以李子為形象,將他比喻為山水之人,寓居于城郭之間。李子的容貌風姿綽約,但內心與外在的交融還未完全實現。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李士云的贊美和期望,希望他能夠在外表和內心的協調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接下來,詩人借用了大梵天的形象,描繪了李士云在世事中的執著追求。大梵天駕馭孔雀和雄雞,象征著李士云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具備勇氣、智慧和雄心壯志。他手握鈴鐺,揮舞紅幡,表示在浩劫中能夠保持無為的心態,不受外在環境的干擾。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李士云的情感交流和對他未來的期待。詩人希望他們相互驗證對方的真實性,共同探索人生的真諦。他們在未來的廣闊空間中相逢,表達了對李士云在事業和人生道路上的美好祝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李士云的贊美和期許,表達了對追求事業和內心寂寞的人的理解和鼓勵。詩人以精湛的描寫和隱喻手法,展示了對李士云的贊美和對他未來的祝愿,同時也啟發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追求。
“他年在寥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ǐ shì yún
贈李士云
lǐ zǐ shān shuǐ rén, ér cháng yù chéng guō.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háo duān chū yǎo tiǎo, xīn shǒu chū bù zhe.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wǒ wén dà fàn tiān, qíng kuà jī kǒng què.
我聞大梵天,擎跨雞孔雀。
zhí líng yáng chì fān, hào jié jìng wú zuò.
執鈴揚赤幡,浩劫凈無作。
shì zāi zi néng tú, kě yǐ wèi jì mò.
仕哉子能圖,可以慰寂寞。
xiāng yǔ yàn qí zhēn, tā nián zài liáo kuò.
相與驗其真,他年在寥廓。
“他年在寥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