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爐燒榾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爐燒榾柮”全詩
地爐燒榾柮,瓦釜煮犁祈。
門外雪三尺,窗前梅數枝。
野夫饑欲死,誰與辦晨炊。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譚俊明雪中見訪從而乞米》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譚俊明雪中見訪從而乞米》,作者是宋代的戴復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日病方起,君來喜可知。
地爐燒榾柮,瓦釜煮犁祈。
門外雪三尺,窗前梅數枝。
野夫饑欲死,誰與辦晨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病中的人在雪天中見到了一個友人,歡喜之情溢于言表。詩中描繪了冬日的景象,以及作者的困境和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首句“今日病方起,君來喜可知。”直接表達了作者病愈的喜悅,并且向友人表示感激之情。接下來的兩句“地爐燒榾柮,瓦釜煮犁祈。”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點燃火爐,用瓦罐煮粥,祈求生活的溫暖和幸福。這些形象化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在艱難環境中的堅持和希望。
接著的兩句“門外雪三尺,窗前梅數枝。”描繪了外面飄雪的景象和窗前的梅花,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春天的期待。最后一句“野夫饑欲死,誰與辦晨炊。”則表達了作者饑餓的狀態和渴望得到食物的愿望,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友人的期望和求助。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堅持和對友人的期望。它展現了人們在逆境中尋求溫暖和希望的力量,同時也展示了友情和助人之情的重要性。
“地爐燒榾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 jùn míng xuě zhōng jiàn fǎng cóng ér qǐ mǐ
譚俊明雪中見訪從而乞米
jīn rì bìng fāng qǐ, jūn lái xǐ kě zhī.
今日病方起,君來喜可知。
dì lú shāo gǔ duò, wǎ fǔ zhǔ lí qí.
地爐燒榾柮,瓦釜煮犁祈。
mén wài xuě sān chǐ, chuāng qián méi shù zhī.
門外雪三尺,窗前梅數枝。
yě fū jī yù sǐ, shuí yǔ bàn chén chuī.
野夫饑欲死,誰與辦晨炊。
“地爐燒榾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