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危神女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舟危神女峽”全詩
舟危神女峽,馬瘦鬼門關。
照夜燒畬隴,緣云種笮山。
催成頭雪白,休說鬢絲斑。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巴東峽口》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巴東峽口》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水宿頻欹側,
徒行又險艱。
舟危神女峽,
馬瘦鬼門關。
照夜燒畬隴,
緣云種笮山。
催成頭雪白,
休說鬢絲斑。
中文譯文:
頻繁地在水邊露宿,
徒步行走又是艱險。
舟只在危險的神女峽,
馬匹瘦弱過鬼門關。
夜晚照亮著畬田和隴地,
沿著云朵播種竹筍山。
時間催促著頭發變得蒼白,
不要提及胡須上的斑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行者在巴東峽口的艱苦旅程。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旅行的辛勞和艱險。詩中的水、舟、馬、云、雪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感受力。
首先,詩中的水和舟象征著旅途中的困難和危險。頻繁地露宿水邊,暗示旅行者無處棲身,生活困苦。舟只在神女峽中面臨危險,暗示旅行者乘舟過峽時的驚險經歷。
其次,詩中的馬和鬼門關象征著旅途中的艱險和兇險。馬匹因為艱苦的旅途而瘦弱,鬼門關則是一個傳說中的險要關隘,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
詩中還描繪了夜晚的景象,照亮著畬田和隴地,表現出旅行者的孤寂和辛勤。同時,詩人以緣云種笮山的形象,展現了旅行者在困境中依然堅持種植希望,并將希望寄托于云朵之間。
最后兩句"催成頭雪白,休說鬢絲斑"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歲月的流轉。旅行者面對歲月的洗禮,頭發已經變白,胡須上也出現了斑紋,暗示旅行者經歷了歲月的風霜,但仍然堅持前行。
這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旅行者在艱險旅途中的堅韌和執著,同時抒發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希望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幅艱難而又充滿希望的畫卷,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舟危神女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dōng xiá kǒu
巴東峽口
shuǐ sù pín yī cè, tú xíng yòu xiǎn jiān.
水宿頻欹側,徒行又險艱。
zhōu wēi shén nǚ xiá, mǎ shòu guǐ mén guān.
舟危神女峽,馬瘦鬼門關。
zhào yè shāo shē lǒng, yuán yún zhǒng zé shān.
照夜燒畬隴,緣云種笮山。
cuī chéng tóu xuě bái, xiū shuō bìn sī bān.
催成頭雪白,休說鬢絲斑。
“舟危神女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