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巷秋舂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村巷秋舂遠”全詩
饑蚊常繞鬢,暗鼠忽鳴琴。
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
時成洛下詠,卻似越人吟。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病中夜坐》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病中夜坐》
村巷秋舂遠,
禪房夕磬深。
饑蚊常繞鬢,
暗鼠忽鳴琴。
薄薄寒相中,
棱棱瘦不禁。
時成洛下詠,
卻似越人吟。
中文譯文:
遠離村巷的秋天,
夜晚禪房的磬聲深遠。
饑餓的蚊蟲常在我鬢邊飛舞,
暗暗的老鼠突然鳴響琴弦。
薄薄的寒意彌漫其中,
瘦弱的身軀難以忍受。
在洛陽的時候詠唱,
卻像是越地的人在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題目為《病中夜坐》。詩人以病中夜晚的靜坐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場景。
詩中描述了村巷的秋天景色,遠離塵囂的地方。夜晚的禪房里,磬聲回蕩,寂靜而深遠,給人一種沉思和超脫塵俗的感覺。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詩人的病痛和困苦。饑餓的蚊蟲不斷圍繞在他的鬢邊,暗暗的老鼠又突然鳴響琴弦,這些細微而痛苦的感受進一步強調了他身體的虛弱和孤寂。
詩人用"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這兩句表達了自己病中的狀況,身體的消瘦和無法忍受的寒冷。他的身體狀況與洛陽的時光形成了對比,洛陽是一個繁華的地方,而此刻的他卻如同越地的人在吟唱,透露出一種無奈和遺憾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病中的凄涼和孤寂,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虛無的感慨。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襯,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村巷秋舂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yè zuò
病中夜坐
cūn xiàng qiū chōng yuǎn, chán fáng xī qìng shēn.
村巷秋舂遠,禪房夕磬深。
jī wén cháng rào bìn, àn shǔ hū míng qín.
饑蚊常繞鬢,暗鼠忽鳴琴。
báo báo hán xiāng zhòng, léng léng shòu bù jīn.
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
shí chéng luò xià yǒng, què shì yuè rén yín.
時成洛下詠,卻似越人吟。
“村巷秋舂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