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漁火看潮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舟漁火看潮平”全詩
一片常愁見花落,三聲最怕聽猿鳴。
年年雙雙路傍堠,夜夜短長城上更。
晚悟一條差似可,孤舟漁火看潮平。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即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即事》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我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放翁老去未忘情,
鏡里森然白發生。
一片常愁見花落,
三聲最怕聽猿鳴。
年年雙雙路傍堠,
夜夜短長城上更。
晚悟一條差似可,
孤舟漁火看潮平。
詩意:
這首詩以放翁(指作者自己)的視角,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放翁已經老去,但他并沒有忘記情感。他照鏡子時,看到自己已然白發蒼蒼。他常常因為看到花兒凋零而感到愁苦,而最害怕的是聽到猿猴的聲音。每年都有成雙成對的鳥兒在路旁飛過,而在夜晚,城墻上的時間變得更短。晚年領悟到一件事情,發現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似乎是可以彌補的,就像孤舟上的漁火,看著平靜的潮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自身的心境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展現了生命的短暫和人生的悲歡離合。作者以放翁的身份表達自己對歲月的感慨,老去的放翁依然懷有深情,他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白發,喚起了對光陰流逝的思考。詩中的花落象征著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作者常常因此而愁苦。他最害怕聽到猿鳴,可能是因為猿鳴聲讓他想起了孤獨和寂寞。詩中的雙雙路傍堠和夜晚的短長城上更,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最后,作者通過漁火和潮平的描寫,傳達了晚年領悟到的一絲安慰和平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滄桑和無常,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感受與讀者分享,引發人們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洞察。
“孤舟漁火看潮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fàng wēng lǎo qù wèi wàng qíng, jìng lǐ sēn rán bái fà shēng.
放翁老去未忘情,鏡里森然白發生。
yī piàn cháng chóu jiàn huā luò, sān shēng zuì pà tīng yuán míng.
一片常愁見花落,三聲最怕聽猿鳴。
nián nián shuāng shuāng lù bàng hòu, yè yè duǎn cháng chéng shàng gèng.
年年雙雙路傍堠,夜夜短長城上更。
wǎn wù yī tiáo chà shì kě, gū zhōu yú huǒ kàn cháo píng.
晚悟一條差似可,孤舟漁火看潮平。
“孤舟漁火看潮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