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休枉道是懸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休枉道是懸車”全詩
猧子解迎門外客,貍奴知護案間書。
深林閑數新添筍,小沼時觀舊放魚。
自笑從來徒步慣,歸休枉道是懸車。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嘆》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嘆》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艱苦的生活環境和不斷追求知識的精神。
尺椽不改結茅初,
薄粥猶艱卒歲儲。
猧子解迎門外客,
貍奴知護案間書。
深林閑數新添筍,
小沼時觀舊放魚。
自笑從來徒步慣,
歸休枉道是懸車。
詩詞中的尺椽和結茅指的是簡陋的房屋和生活環境,詩人的生活節儉艱苦。薄粥猶艱卒歲儲表示他每天只能吃簡單的飯菜,儲蓄也是艱難的。猧子和貍奴是指狗和貓,它們雖然是家養的動物,卻能解迎門外的客人和護衛書案之間的書籍,體現了詩人茅廬生活中的溫馨和簡樸。
深林、小沼代表著自然界的景觀,詩人在閑暇時觀賞著新長出的竹筍和以前放養的魚。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感激之情。自笑從來徒步慣,歸休枉道是懸車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平凡而艱苦的生活方式的自嘲和自嘉,盡管自己走的是徒步之路,但回家的時候卻沒有車可坐。
這首詩中,陸游通過簡單的描寫和對比,展現了他艱苦卻追求知識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瑣碎之事的關注和感激之情。詩中流淌著淡泊、清雅的意境,體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贊美。
“歸休枉道是懸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tàn
書嘆
chǐ chuán bù gǎi jié máo chū, báo zhōu yóu jiān zú suì chǔ.
尺椽不改結茅初,薄粥猶艱卒歲儲。
wō zi jiě yíng mén wài kè, lí nú zhī hù àn jiān shū.
猧子解迎門外客,貍奴知護案間書。
shēn lín xián shù xīn tiān sǔn, xiǎo zhǎo shí guān jiù fàng yú.
深林閑數新添筍,小沼時觀舊放魚。
zì xiào cóng lái tú bù guàn, guī xiū wǎng dào shì xuán chē.
自笑從來徒步慣,歸休枉道是懸車。
“歸休枉道是懸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