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莊雖似非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莊雖似非同”全詩
倘有一人領會,何須客滿坐中。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六言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言雜興》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語道無如孔孟,
佛莊雖似非同。
倘有一人領會,
何須客滿坐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語言和思想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孔子和孟子,他們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代表了儒家學派的思想。作者認為沒有比孔孟更好的語言和思想了。然而,他也提到了佛莊,這是指佛教的宗派。雖然佛教的思想和儒家有所不同,但作者認為它們同樣有其獨特之處。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意思,即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理解這些思想,那么他就不需要在眾多的人中間尋求認同。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六言絕句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于不同思想體系的思考和對于個體理解的重要性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偶和反問的修辭手法,使得詩詞的意境清晰而深刻。
首先,詩中以孔孟和佛莊作為對比,體現了作者對于不同思想體系的認同和尊重。孔孟代表了儒家的思想,強調人倫關系和道德修養,而佛莊代表了佛教的思想,強調個體解脫和內心的寧靜。通過這種對比,作者表達了對于不同思想的包容和理解。
其次,詩的后兩句通過反問的方式,強調了個體理解的重要性。作者認為,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地領會這些思想,那么他就不需要在眾多的人中追求贊同和認同。這種個體理解的獨立思考精神,體現了作者對于自由思想和獨立個性的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于不同思想體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個體理解和獨立思考的重視。它鼓勵人們在接觸不同思想時保持開放的心態,并通過獨立思考來尋找自己的認知和理解。這種思考方式在宋代文人的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于思想自由和個體獨立的追求。
“佛莊雖似非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án zá xìng
六言雜興
yǔ dào wú rú kǒng mèng, fú zhuāng suī shì fēi tóng.
語道無如孔孟,佛莊雖似非同。
tǎng yǒu yī rén lǐng huì, hé xū kè mǎn zuò zhōng.
倘有一人領會,何須客滿坐中。
“佛莊雖似非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