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恐死乃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恐死乃息”全詩
起挑窗下燈,度此風雨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讀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讀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讀書,朝代:宋代
七十未捐書,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燈,度此風雨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在四月十三日深夜四更起來讀書的情景。盡管已經七十歲高齡,但他仍然沒有放棄讀書,因為他擔心死后沒有機會繼續學習。他起床,點亮燈籠,度過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學習的堅持和對知識的珍視。盡管年事已高,他仍然保持著學習的熱情,不愿意放棄對書籍的探索。他的舉動體現了他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生命的珍惜。通過詩中的風雨夜晚的描寫,也可以理解為他對外界環境的不顧一切,專注于讀書的決心。
陸游是宋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以真摯的情感和對現實社會的關注而著稱。這首詩體現了他對學識的追求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死亡的擔憂。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陸游對學習的堅持和對知識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正恐死乃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yuè shí sān yè sì gēng qǐ dú shū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讀書
qī shí wèi juān shū, zhèng kǒng sǐ nǎi xī.
七十未捐書,正恐死乃息。
qǐ tiāo chuāng xià dēng, dù cǐ fēng yǔ xī.
起挑窗下燈,度此風雨夕。
“正恐死乃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