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卒呼來朽索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倉卒呼來朽索危”全詩
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隨后悔何追。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脫京口·定變難》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脫京口·定變難》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兵中變意差池,
倉卒呼來朽索危。
若使阿婆真一吼,
目生隨后悔何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兵在戰爭中遭遇變故的心情。老兵經歷了戰爭的變遷,心中的感受和想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危險的境地,感到非常焦慮和無助。詩中還提到了一個阿婆(老婆婆)的角色,她的一聲呼喊可能會讓老兵后悔自己的選擇。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老兵的內心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珍視。詩中使用了簡潔而有力的語言,通過對老兵的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展現了他內心的焦慮和無助。同時,詩中的阿婆形象也增加了一種戲劇性的沖突,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戰爭和生命的脆弱。通過描繪老兵的心理變化,作者呼吁人們珍惜和平,反思戰爭的可怕后果。詩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深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老兵在戰爭中的心理變化,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珍視。它是一首具有深刻意義的作品,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倉卒呼來朽索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uō jīng kǒu dìng biàn nán
脫京口·定變難
lǎo bīng zhōng biàn yì chā chí, cāng cù hū lái xiǔ suǒ wēi.
老兵中變意差池,倉卒呼來朽索危。
ruò shǐ ā pó zhēn yī hǒu, mù shēng suí hòu huǐ hé zhuī.
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隨后悔何追。
“倉卒呼來朽索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