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令狐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令狐潮”全詩
百戰奮雄姿,臠妾士揮淚。
睢陽水東流,雙廟垂百世。
當時令狐潮,乃是賊游說。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許遠》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許遠》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起師哭玄元,義氣震天地。
百戰奮雄姿,臠妾士揮淚。
睢陽水東流,雙廟垂百世。
當時令狐潮,乃是賊游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起義將領文天祥對忠義的追求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詩中提到了起義將領哭泣著為玄元起師,表達了他們對忠義的堅守和對國家的憂慮。他們在百戰中奮勇殺敵,展現出英勇的姿態,而他們的妻子則揮淚送別,表達了他們的家人對他們的支持和思念之情。詩中還提到了睢陽水東流和雙廟垂百世,暗示了起義將領們的事跡將被后世傳頌,他們的忠誠和英勇將永遠流傳下去。最后,詩中提到了當時的令狐潮,指的是當時的賊寇游說,暗示了國家的動蕩和危險。
賞析:
《許遠》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起義將領們對忠義和國家的憂慮和堅守。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將領們的英勇和家人的離別對比,突出了他們的忠誠和犧牲精神。詩中還通過提到睢陽水和雙廟,表達了將領們的事跡將被后世傳頌的意愿,展現了他們對國家的深情厚意。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起義將領們的形象和背景的描繪,展現了他們的英勇和忠誠,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國家的動蕩和危險。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當時令狐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ǔ yuǎn
許遠
qǐ shī kū xuán yuán, yì qì zhèn tiān dì.
起師哭玄元,義氣震天地。
bǎi zhàn fèn xióng zī, luán qiè shì huī lèi.
百戰奮雄姿,臠妾士揮淚。
suī yáng shuǐ dōng liú, shuāng miào chuí bǎi shì.
睢陽水東流,雙廟垂百世。
dāng shí líng hú cháo, nǎi shì zéi yóu shuì.
當時令狐潮,乃是賊游說。
“當時令狐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