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舞翠帷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舞翠帷塵”全詩
蟲書玉佩蘚,燕舞翠帷塵。
晚泊登汀樹,微馨借渚蘋.蒼梧恨不盡,染淚在叢筠。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湘夫人祠(即黃陵廟)》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夫人祠(即黃陵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肅肅湘妃廟,空墻碧水春。
蟲書玉佩蘚,燕舞翠帷塵。
晚泊登汀樹,微馨借渚蘋。
蒼梧恨不盡,染淚在叢筠。
這首詩描繪了湘夫人祠(即黃陵廟)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湘夫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對詩意和賞析的解析: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湘夫人祠的莊嚴肅穆之景,空曠的墻壁與清澈的碧水交相輝映,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給人一種靜謐而生機勃勃的感覺。
接著,詩人運用虛實相生的手法,描繪了湘夫人祠內的景觀。他提到了蟲子爬行的痕跡,玉佩上長出了苔蘚,燕子在翠綠的帷幕上翩翩起舞,灰塵也隨之飛揚。這些細節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畫面感,使讀者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湘夫人祠的景色和氛圍。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寫到自己晚上停船登上汀樹,微風中飄來陣陣花香,仿佛是從湖面上的蘋草中傳來的。這里,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湘夫人的思念之情。蒼梧指的是湘夫人的故鄉,詩人的思念之情深不可盡,恨意難以釋懷,染上了眼淚,滴落在叢筠之間。叢筠是一種竹子,這里可以理解為湘夫人祠的竹林中。
整首詩詞通過對湘夫人祠的描繪以及對湘夫人的思念之情的表達,展現出了一種憂思之美。湘夫人祠作為一個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地方,被詩人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成為他表達自己情感的寄托。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生動,情感真摯深沉,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悲涼與思念之情,同時也體味到了湘夫人祠所散發出的神秘和歷史的魅力。
“燕舞翠帷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fū rén cí jí huáng líng miào
湘夫人祠(即黃陵廟)
sù sù xiāng fēi miào, kōng qiáng bì shuǐ chūn.
肅肅湘妃廟,空墻碧水春。
chóng shū yù pèi xiǎn, yàn wǔ cuì wéi chén.
蟲書玉佩蘚,燕舞翠帷塵。
wǎn pō dēng tīng shù, wēi xīn jiè zhǔ píng. cāng wú hèn bù jìn, rǎn lèi zài cóng yún.
晚泊登汀樹,微馨借渚蘋.蒼梧恨不盡,染淚在叢筠。
“燕舞翠帷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