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神仙脫情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道神仙脫情累”全詩
若道神仙脫情累,如何獨唱感庭秋。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感秋三絕》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秋三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林敗葉已颼颼,
更有寒莎翠已收。
若道神仙脫情累,
如何獨唱感庭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高林中的樹葉已經凋零落下,寒莎也收拾起了翠綠的顏色。詩人認為,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擺脫情感的困擾,那么作為凡人,如何能獨自吟唱出對秋天的感慨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高林敗葉已颼颼,形象地描繪了秋天樹葉凋零的景象,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更有寒莎翠已收,寒莎是一種秋天的植物,它也收起了翠綠的顏色,暗示著秋天的到來。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對秋天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后兩句“若道神仙脫情累,如何獨唱感庭秋”,表達了詩人的疑問和思考。詩人認為,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擺脫情感的困擾,那么作為凡人,如何能獨自吟唱出對秋天的感慨呢?這種思考凸顯了人類情感的復雜性和無法逃避的現實。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景物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同時引發了對情感和現實的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力。
“若道神仙脫情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qiū sān jué
感秋三絕
gāo lín bài yè yǐ sōu sōu, gèng yǒu hán shā cuì yǐ shōu.
高林敗葉已颼颼,更有寒莎翠已收。
ruò dào shén xiān tuō qíng lèi, rú hé dú chàng gǎn tíng qiū.
若道神仙脫情累,如何獨唱感庭秋。
“若道神仙脫情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