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聲音為佛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以聲音為佛事”全詩
且以聲音為佛事,曉敲清磬誦華嚴。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自遣四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遣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我安慰和自我調適的情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誰說至理宗旨無差異,
大道之中萬法并存。
我將聲音作為修行的方式,
清晨敲擊清磬誦讀《華嚴經》。
詩意:
這首詩詞以佛教的修行思想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我調適和安慰的追求。作者認為,至理宗旨并非沒有差異,而是在大道之中,萬法并存。他選擇以聲音作為修行的方式,通過清晨敲擊清磬和誦讀《華嚴經》來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佛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他認為,至理宗旨并非絕對的統一,而是在大道之中,各種法則和思想并存。通過以聲音作為修行的方式,作者試圖通過清晨敲擊清磬和誦讀經典來達到內心的寧靜和平靜。這種修行方式也反映了作者對自我調適和安慰的需求,通過佛教的思想和實踐來尋求內心的平衡和安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我調適和安慰的追求,以及他對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實踐。通過聲音的運用和經典的誦讀,作者試圖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寧靜。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佛教思想的關注和借鑒。
“且以聲音為佛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qiǎn sì shǒu
自遣四首
shuí yún zhì lǐ zōng wú xiāng, dà dào yóu lái wàn fǎ jiān.
誰云至理宗無相,大道由來萬法兼。
qiě yǐ shēng yīn wèi fó shì, xiǎo qiāo qīng qìng sòng huá yán.
且以聲音為佛事,曉敲清磬誦華嚴。
“且以聲音為佛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