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修竹作城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南修竹作城埤”全詩
山平林斷空明處,卻有遙山作翠眉。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寓寺八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寺八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外清泉浸稻畦,
西南修竹作城埤。
山平林斷空明處,
卻有遙山作翠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有寺廟的景象。門外的清泉浸潤著稻田,西南方修建了竹子圍成的水城。遠處的山巒平緩,林木斷續,空明的地方,有山峰遙遙相對,像翠綠的眉毛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寺廟所在的自然景觀。通過描繪清泉浸潤稻田和竹子圍成的水城,張耒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寺廟的寧靜。山巒平緩,林木斷續,給人一種寬闊空曠的感覺,而遠處的山峰又給整幅畫面增添了一抹翠綠的色彩,給人以美好的遐想。
這首詩詞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也透露出對寺廟的贊美和對寧靜、清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文的獨特感悟。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張耒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這幅山水畫卷中,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氛圍。
總之,這首《寓寺八首》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寺廟的寧靜,表達了對寧靜、清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西南修竹作城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ì bā shǒu
寓寺八首
mén wài qīng quán jìn dào qí, xī nán xiū zhú zuò chéng pí.
門外清泉浸稻畦,西南修竹作城埤。
shān píng lín duàn kōng míng chù, què yǒu yáo shān zuò cuì méi.
山平林斷空明處,卻有遙山作翠眉。
“西南修竹作城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