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聞韶獨忘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往日聞韶獨忘味”全詩
往日聞韶獨忘味,守株人在月西沈。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為慧林沖禪師燒香頌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為慧林沖禪師燒香頌三首》是黃庭堅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多年破衲不勝針,
一曲胡笳無古今。
往日聞韶獨忘味,
守株人在月西沈。
詩意:
這首詩是為慧林沖禪師燒香而寫的三首頌詩之一。黃庭堅描述了自己多年來在佛寺修行的經歷和心境。他說自己穿著已經破爛不堪的僧袍,但卻無法修補,形容自己的修行之路艱辛。接著,他提到了一曲胡笳,表達了一種無法被時光限制的情感。通過這首詩,黃庭堅傳達了他對佛教修行的執著和對音樂的熱愛。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的內心感受,展示了他對修行和音樂的獨特見解。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進一步解析:
- "多年破衲不勝針":這句話描繪了黃庭堅長期修行的艱辛,他的僧袍已經破爛不堪,卻無法修補。這種形象化的描寫表達了修行路上的困難和挑戰。
- "一曲胡笳無古今":黃庭堅通過胡笳這一樂器的形象,表達了音樂的永恒和超越時空的力量。胡笳是古代胡人所用的樂器,黃庭堅用它來比喻自己的音樂才華,表達了他的音樂情結和對音樂的熱愛。
- "往日聞韶獨忘味":這句話表達了黃庭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韶"指的是古代的音樂,黃庭堅說自己曾經聽到過美妙的音樂,但現在卻無法回味其中的滋味。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黃庭堅對過去的一種惋惜和失落。
- "守株人在月西沈":這句話描繪了一個守株待兔的形象,表達了黃庭堅在月下靜靜沉思的心境。月亮的西沉象征著時間的流逝,黃庭堅在這個時刻思考著過去和未來。
總的來說,黃庭堅通過這首詩表達了他修行的艱辛、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對過去時光的思考和懷念。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他獨特的感悟和情感表達能力。
“往日聞韶獨忘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huì lín chōng chán shī shāo xiāng sòng sān shǒu
為慧林沖禪師燒香頌三首
duō nián pò nà bù shèng zhēn, yī qǔ hú jiā wú gǔ jīn.
多年破衲不勝針,一曲胡笳無古今。
wǎng rì wén sháo dú wàng wèi, shǒu zhū rén zài yuè xī shěn.
往日聞韶獨忘味,守株人在月西沈。
“往日聞韶獨忘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