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當乞種過江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當乞種過江南”全詩
待得銀包已成榖,更當乞種過江南。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謝楊履道送銀茄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楊履道送銀茄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畦丁收盡垂露實,
葉底猶藏十二三。
待得銀包已成榖,
更當乞種過江南。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農民在秋季豐收之后送給朋友楊履道一籃子銀茄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銀茄的成熟和收獲的過程,表達了自己對農民勞動的贊美和對友誼的感激之情。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希望朋友能夠將這些銀茄種植在江南地區的期望。
賞析:
1. 描繪自然景觀: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農田的景象,通過“畦丁收盡垂露實”和“葉底猶藏十二三”表現了秋收的豐盛景象。這些細節展現了自然的美妙和農民辛勤勞動的成果。
2. 對朋友的感激:詩人通過將豐收的果實送給朋友,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感激之情。詩中所用的“謝”和“送”兩個字,表明了詩人對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溫暖的情感。
3. 對未來的期望: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對朋友未來的期望。詩人希望朋友能夠將這些銀茄種植在江南地區,暗示了對朋友前程的美好祝愿。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季豐收的景象,并通過送禮的方式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詩人的情感真摯自然,表達了對農民勞動和友情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對朋友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
“更當乞種過江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yáng lǚ dào sòng yín jiā sì shǒu
謝楊履道送銀茄四首
qí dīng shōu jǐn chuí lù shí, yè dǐ yóu cáng shí èr sān.
畦丁收盡垂露實,葉底猶藏十二三。
dài de yín bāo yǐ chéng gǔ, gèng dāng qǐ zhǒng guò jiāng nán.
待得銀包已成榖,更當乞種過江南。
“更當乞種過江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