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羹脫粟非公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藜羹脫粟非公狂”全詩
冬愿純綿對陰雪,夏愿縐絺度盛陽。
萬端作計身愁苦,一事不諧鬢蒼浪。
調笑天街吟海燕,藜羹脫粟非公狂。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古風次韻答初和甫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風次韻答初和甫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饑思河鯉與河魴,
渴思蔗漿玉碗涼。
冬愿純綿對陰雪,
夏愿縐綺度盛陽。
萬端作計身愁苦,
一事不諧鬢蒼浪。
調笑天街吟海燕,
藜羹脫粟非公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中的思考和愿望。作者用饑餓來比喻對于理想和追求的渴望,渴望像河鯉和河魴一樣有所滋養,渴望喝到清涼的蔗漿。他希望在寒冷的冬天能有溫暖的綿綢衣裳來對抗陰冷的雪,而在炎熱的夏天能有柔軟的織錦來度過炎陽。然而,作者深知現實的殘酷,他的身世和困境使他感到焦慮和痛苦,各種事情都無法順利進行,他的發絲如同蒼浪一般不和諧。盡管如此,他仍然用幽默的方式調侃著街頭巷尾,吟唱著如海燕般的詩歌,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縛。
賞析:
黃庭堅以深沉的詩意表達了自己對理想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展現了對現實困境的憂慮。詩中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將饑餓和渴望與對理想的追求聯系起來,使詩歌更具意境和哲理。作者通過對冬天和夏天的描述,表達了對溫暖和舒適生活的向往。然而,他也坦然面對現實的困境,意識到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以及他自身的不如意。盡管如此,他仍然保持著幽默和樂觀,用調侃的口吻來面對生活,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
整首詩詞感情真摯,表達了作者對于理想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展現了對現實困境的憂慮。通過詩歌表達了對溫暖和舒適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艱難和困苦的思考。黃庭堅的詩歌風格獨特,娓娓道來,既有深沉的內涵,又融入幽默的元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展示了他對于理想追求的堅持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具有一定的藝術和人生價值。
“藜羹脫粟非公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fēng cì yùn dá chū hé fǔ èr shǒu
古風次韻答初和甫二首
jī sī hé lǐ yǔ hé fáng, hē sī zhè jiāng yù wǎn liáng.
饑思河鯉與河魴,喝思蔗漿玉碗涼。
dōng yuàn chún mián duì yīn xuě, xià yuàn zhòu chī dù shèng yáng.
冬愿純綿對陰雪,夏愿縐絺度盛陽。
wàn duān zuò jì shēn chóu kǔ, yī shì bù xié bìn cāng làng.
萬端作計身愁苦,一事不諧鬢蒼浪。
tiáo xiào tiān jiē yín hǎi yàn, lí gēng tuō sù fēi gōng kuáng.
調笑天街吟海燕,藜羹脫粟非公狂。
“藜羹脫粟非公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