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翁胸次有涇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翁胸次有涇渭”全詩
此翁胸次有涇渭,事不可處執如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書蔡秀才屏風頌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蔡秀才屏風頌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接人高下但唯唯,
笑語相隨不作難。
此翁胸次有涇渭,
事不可處執如山。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為蔡秀才寫的屏風頌,表達了對蔡秀才的贊美。詩人說蔡秀才在接待他人時總是謙虛恭敬,沒有令人難堪之處。他們之間的交談輕松愉快,沒有任何爭執。蔡秀才的胸襟寬廣,能夠明辨事物的輕重緩急,不會執迷不悟。詩人認為這種胸懷是非常寶貴的,不可被固執的個人偏見所束縛。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蔡秀才的贊美和敬佩之情。詩人贊美蔡秀才在待人接物時的謙遜和善良,他不追求個人的名利,而是以和諧、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詩中的"接人高下但唯唯"表達了蔡秀才對他人毫不傲慢的態度,"笑語相隨不作難"則表現了他與人交往時的和善和幽默。詩的最后兩句"此翁胸次有涇渭,事不可處執如山",通過對蔡秀才胸襟的描繪,強調了他能夠明智地處理事務,不被個人的固執和偏見所束縛。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蔡秀才待人接物的品質,同時也體現了黃庭堅對這種品質的肯定和敬仰。該詩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呼吁人們在待人接物時以寬容和善良的態度相待。
“此翁胸次有涇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cài xiù cái píng fēng sòng sì shǒu
書蔡秀才屏風頌四首
jiē rén gāo xià dàn wěi wěi, xiào yǔ xiāng suí bù zuò nán.
接人高下但唯唯,笑語相隨不作難。
cǐ wēng xiōng cì yǒu jīng wèi, shì bù kě chù zhí rú shān.
此翁胸次有涇渭,事不可處執如山。
“此翁胸次有涇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