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挼莎殘菊更傳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挼莎殘菊更傳杯”全詩
矲矮金壺肯持送,挼莎殘菊更傳杯。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謝楊景山送酒器》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謝楊景山送酒器》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楊君喜我梨花盞,
卻念初無注酒魁。
矲矮金壺肯持送,
挼莎殘菊更傳杯。
中文譯文:
楊君喜歡我用梨花做成的酒杯,
卻想起一開始沒有注入美酒。
金壺雖然矮小,但愿意親自送來,
用葛織的殘落菊花來傳遞酒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寫給楊景山的送別之作,表達了作者對楊景山的感激之情。詩中描述了黃庭堅用梨花做成的酒杯,楊君非常喜歡這個酒杯,但作者卻憶起一開始并沒有給酒杯注入美酒。然而,盡管金壺比較矮小,作者仍然愿意親自送給楊君。同時,作者用葛織的殘落菊花來代替酒杯,傳遞著友誼和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楊景山的深情厚意和感謝之情。梨花盞和金壺是詩中重要的象征物,它們代表了作者用心制作的禮物和友誼的象征。詩中的楊君則象征著對作者的賞識和關心,而作者則通過送酒器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整首詩意蘊含著友情和情感的交流,同時也傳遞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楊景山的美好祝愿。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情,給人以溫暖和思索的空間,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詩意和對友誼的真摯態度。
“挼莎殘菊更傳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yáng jǐng shān sòng jiǔ qì
謝楊景山送酒器
yáng jūn xǐ wǒ lí huā zhǎn, què niàn chū wú zhù jiǔ kuí.
楊君喜我梨花盞,卻念初無注酒魁。
bà ǎi jīn hú kěn chí sòng, ruá shā cán jú gèng chuán bēi.
矲矮金壺肯持送,挼莎殘菊更傳杯。
“挼莎殘菊更傳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