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印浦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印浦沙”全詩
熟寐侵街鼓,閑情到酒家。
晴陽浮地末,寒色斂天涯。
歸雁空余跡,朝來印浦沙。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早春》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璿霄轉斗車,
春意逼梅花。
熟寐侵街鼓,
閑情到酒家。
晴陽浮地末,
寒色斂天涯。
歸雁空余跡,
朝來印浦沙。
中文譯文:
明亮的天空中,北斗星移動著,春意逼近梅花。
沉睡的人被街上的鼓聲打擾,閑情逐漸來到酒家。
陽光明媚地灑在大地盡頭,
寒冷的色彩收斂在天涯。
歸來的候鳥只留下一些痕跡,
早晨的腳印印在浦沙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類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生活的感悟。
首先,詩中描述了早春的天空,璿霄(指明亮的天空)中北斗星轉動,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春天的到來。春意逼近梅花,表達了春天的氣息逐漸濃厚,梅花即將綻放的景象。
接著,詩中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早晨被街上的鼓聲打破,熟睡的人被吵醒。這里通過對人類生活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活力和喧囂。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受。晴陽明媚地灑在大地盡頭,寒冷的色彩逐漸消散在天涯。這里用明亮的陽光和寒冷的色彩來對比,表達了春天的溫暖和冬天的離去。
最后,詩中提到歸來的候鳥只留下一些痕跡,早晨的腳印印在浦沙上。這里通過候鳥的歸來和腳印的印記,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痕跡。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早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類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生活的感悟。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
“朝來印浦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早春
xuán xiāo zhuǎn dǒu chē, chūn yì bī méi huā.
璿霄轉斗車,春意逼梅花。
shú mèi qīn jiē gǔ, xián qíng dào jiǔ jiā.
熟寐侵街鼓,閑情到酒家。
qíng yáng fú dì mò, hán sè liǎn tiān yá.
晴陽浮地末,寒色斂天涯。
guī yàn kòng yú jī, zhāo lái yìn pǔ shā.
歸雁空余跡,朝來印浦沙。
“朝來印浦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