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簾人幌舞垂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穿簾人幌舞垂蓮”全詩
可憐無人夜不曉,起視西窗月華皎。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鳥棲曲二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鳥棲曲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破金鋪結綺錢,
穿簾人幌舞垂蓮。
可憐無人夜不曉,
起視西窗月華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夜晚的美麗和寧靜。首句“風破金鋪結綺錢”,描繪了風吹動金鋪上的綺錢,形容了夜晚微風拂過的情景。第二句“穿簾人幌舞垂蓮”,通過描寫人們在簾幕后跳舞,垂下的蓮花在舞動中搖曳生姿,展現了夜晚的歡樂和活力。
接下來的兩句“可憐無人夜不曉,起視西窗月華皎”,表達了作者對夜晚的獨特感受。詩人感嘆夜晚的美麗無人能夠不被感知,他在床上起身,仰望西窗,看到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上,月華皎潔。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夜晚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的感悟,展現了作者對夜晚美麗和寧靜的贊美之情。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穿簾人幌舞垂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ǎo qī qū èr shǒu
鳥棲曲二首
fēng pò jīn pū jié qǐ qián, chuān lián rén huǎng wǔ chuí lián.
風破金鋪結綺錢,穿簾人幌舞垂蓮。
kě lián wú rén yè bù xiǎo, qǐ shì xī chuāng yuè huá jiǎo.
可憐無人夜不曉,起視西窗月華皎。
“穿簾人幌舞垂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